谁能想到时间过得这么快,一眨眼一年时间就过去了,即便经历了很多事,到一周年的时候还是有种恍如隔世的错觉。
一
奶奶是2016年4月27号18:40去世,晚上七点多姐姐给我打电话告诉了我这个消息。
那是我刚从北京回保定的第二天,也是毕业论文定稿的前一周。
当时是什么感觉?没有感到十分强烈的冲击,只是安静地接受这个消息。
我们身边发生的很多事,前期都会有一些征兆,只是有的人忽视,有的人不明白为什么。
不能说奶奶去世前已有征兆,只是在前不久回家的那次,原本喜欢千叮咛万嘱咐的人一下变得沉默了,饭量是我一倍的人突然不想吃东西了,午饭后享受阳光的人也懒得坐在门口笑对路过的人了。
当时的心里啊,有个地方空了一块,用什么都没办法填满。
在家的那几天,我看着那些在奶奶棺材前哭得撕心裂肺的人,竟然觉得有几分讽刺,当时一直在想,所谓的人生如戏也不过如此,所谓尽孝也似乎不甘默默付出。
后来发生了很多事再次印证了那些看似荒谬的感觉,而看破不说破才是最大的尊重。
二
十几年前的农村重男轻女,当然现在也是,只不过没那么严重。那时候啊,谁家生了两个女儿却没有一个儿子是一件很“耻辱”的事情,不光走在路上会被人嘲笑,被自家人落井下石也是司空见惯的平常小事。
很不幸,我们家就只有我和姐姐两个女孩子,成了别人眼里和嘴里没出息的一家人。
奶奶有四个儿子,一个女儿,四个孙子,五个孙女,三个外孙。在农业经济时代单纯依靠劳动力来维持生养的背景下,有这么多儿孙算不上一个很大的家庭,但要照顾到面面俱却是天方夜谭,尤其是男孩子是天,女孩子是土的现实下。
他们都很好奇为什么我和姐姐的感情那么好,一句两句实在没办法解释那么多年的同甘共苦,我想大概就是因为小时候被别人嫌弃得太过激烈,所以只能两个人彼此多更多的照看吧。
我记得姐姐和我曾在一个大雨滂沱的夏天被赶出奶奶的家门,因为那个时候奶奶远嫁的闺女和外孙回来,屋子太小装不下两个不到十岁的瘦弱小姑娘。我忘了当时有没有哭,有没有闹,只知道那时候的雨大得看不清前方的路,以及眼前熟悉的人,而现在再想起来最多的也只是那场怎么都停不下来的雨,伴着莫名的心酸。
我记得小时候我和姐姐曾无数次在家门口从傍晚睡到天黑,因为没有回家的钥匙,因为没有可以被收留的地方,即便奶奶家就在几百米外,即便那个不大的村子里住着奶奶的另外三个儿子,即便我们不会吃别人一口粮食。
我记得在傍晚的时候因为无处可去,我和姐姐曾在干草垛上打滚,那是别人家新割的麦子梗,软软的让人觉得很舒服。但调皮的人总喜欢惹是生非,因为贪玩我把自己的一只凉鞋翻到了找不到的角落里,最后只能被姐姐背着走了很远的一段路。
我还记得我有个同岁的哥哥,小时候喜欢一起上学放学,忘了是幼儿园还是一年级的故事。那是个夏天,小孩子从来没有零食,唯一算得上零食的应该是自己家蒸的窝窝头。记得有一次奶奶给了哥哥一个窝窝头,没有给我,我理直气壮地质问:为什么哥哥有我却没有。当时奶奶给我的答案是什么我已经忘记,但我却永远记得哥哥比我多一个窝窝头。
小时候的故事似乎并没有什么值得怀念的,我真希望我能忘了。
三
听妈妈说奶奶去世后爸爸经常一个人哭。
从爸妈的介绍里我了解到,爸爸的童年过得并不好,甚至有过一次因为重病危在旦夕的惊险遭遇,他都经历过什么我不得而知,因为有些事他们也喜欢闭口不提,只是在那个艰难的岁月里,爸爸是弟兄几个被照顾的最少的那个。
即便这样,他还总是教导我和姐姐要懂得孝顺家里的老人,要学会吃亏和吃苦。可每次我听他提起之前的事,再想起自己记事后的遭遇,都觉得左右为难。
妈妈还和之前一样,操持家务生活如常。以前的事就是一道永远没办法愈合的疤,不去碰就不觉得有什么,但现实一般都不太喜欢一个人一帆风顺,所以总是喜欢在生活的刺里面撒盐。
我很少去问妈妈是什么态度,也知道追究这些都没有意义,只是现在她应该觉得很幸福,生了两个懂事又贴心的女儿,最主要的是,还不用像当初那些嘲笑她的人一样拼上老命买房子娶媳妇。
姐姐也从实习律师变成了正式律师,有事没事就去法院检察院,不时还去监狱探个监取个证什么的。虽然我不太明白她现在接了多少案子,打了多少官司,但我都觉得特别厉害。
而我在这一年的时间里顺利毕业,工作,相聚又离开。
生活只是在安静得缓缓发展,我们也只不过是按照命运的安排向前走而已,没人会再去主动提起小时候的事,更多的是憧憬曾经遥不可及现在努努力就能触碰到的未来。
至此,一年的时间就在不经意间过去了,过不去的是有些空荡荡的灵魂,还有那些忘不掉的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