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加入不出局的时候,很高兴也很迷茫。高兴的是终于踏出第一步了,迷茫的是写什么,怎么去写。在三个月里,因为时间的关系,经常是旱鸭子赶上架,硬凑出来写几篇。一转眼也写了七篇。今天突然在想,我写了这七篇,到底有没进步,进步在哪里?好像收效甚微。
究其原因应该是下面几点:
一、书读得太少,读的不够精。由于时间关系,每天下班以后才有空读书,大概一周能完整读完一本书一遍。通常读一遍,记不住太多的东西,读书的方法也有问题,需要提炼出书的主线。书读的类型也有问题,有时读的书不适合写笔记。应该在有限时间里读合适的书。选书的原则很重要。
二、思考的太少。写作的目的是表达观点,而观点来自于思考,甚至是深层次的思考。很多时候因为没时间,思考的少或者不够深入全面,有时容易偷懒,只是复述所读书的作者的观点,并没有去扩展开来,进而延伸出自己的观点。写到后面都是虎头蛇尾了,敷衍了事。
三、输入不好,思考不足,导致后面的输出也就先天不足。光有形没有神。
李笑来说写作是对输入处理后的输出,写作环节最重要是处理。处理就是体现出从输入后经过一番思考出来的结论,这个结论的好坏直接决定了输出的质量好坏。
他把写作分五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锻炼思考能力;第二个阶段要锻炼表达能力,第三个阶段要输出自己的价值观。第四个阶段积累自己的影响力;第五阶段叫普度众生。我目前的阶段就处在第一个,也应了007的一句口号先完成再完美。只能先完成再去慢慢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