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四诊:望、闻、问、切。
舌诊属于望,可以采集人身体70%-80%的信息,尤其在儿科中应用效果最好。
中医讲人体一气周流,涉及两方面,一是能量的多少,二是通道是否畅通。
气包括三方面,能量、氣气、炁气(先天的)。
能量的多少、虚实都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身体有实的地方,就有虚的地方,要整体的调,不可简单的补虚。
人体的阴分,即精、血、津、液。
阳,即为能量,无形的动力。
望舌四部分:舌体看形(阴分胖瘦)—舌质看色(气血盛衰、寒热)—舌苔辩胃气(病邪深浅)—舌下静脉(气血瘀滞)
(一)舌体全息
舌尖部——心肺;
舌中部——脾胃;
舌根——下焦、肠道(下焦是哪?)
舌边两侧——左肝右胆
舌体“胖”“瘦”代表阴分的多少。
1、胖:超过正常大小、胖厚,两边有齿痕。湿气内盛(正常水分代谢淤积)、水湿内停(阳虚)。
2、瘦:枯槁、小、干巴巴。阴分不足(静血津液亏虚)。
3、老:纹理粗、皱缩、不柔软。热盛、实症。身体预警信号。(大肠癌患者做完放化疗,过度消耗体内阴分,阴虚内热)。
4、裂:呈“一”字(酒、毒耗伤肝血肾经)或“川”字(精血亏)。
(二)舌质望色
舌质颜色反映气血寒热。正常色为,淡红,明润。
1、淡白:没有光泽,虚象。阳虚、气血亏虚、贫血。
2、赤红:有鲜亮感,透着热。
1)内有郁热,比正常情况下多的热;
2)肝胆热盛,舌边赤红。若舌尖赤红,为心火旺盛。可吃苦寒片,例如蒲地蓝。
3)阴虚火旺,熬夜、献血、失血、低热(午后潮热)等。
3、暗紫:气滞血瘀、血分瘀滞(如肝硬化)。
瘀分为气滞血瘀和气虚血瘀。前者需要化瘀,后者需益气化瘀,不可一概而论。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推动血。
(三)舌苔辩胃气
1、如若薄云,薄薄的均匀的白云在舌上,隐隐见到舌底,不润不燥,干湿适中,为正常舌苔。
2、乌云密布,舌苔厚腻:脾虚湿困,食积。
(湿困脾土,被水围困,脾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3、雾霾,厚腻且脏刮之不净,如油入面,表明湿浊交杂,“痰、湿、浊、食、热”等浊气上翻而作。
(浊气自大肠上升,影响肺肃降功能)胃气、口气、打嗝、头晕目眩等。与饮食有关,过省过杂。可用降浊散。
4、无云、响晴白日,干旱,燥苔:阴分不足,津液已伤,热,缺水。
5、舌苔湿滑、伸舌欲滴,滑苔:水湿内停。(同时伴有舌体胖,有齿痕。肾衰病人)
6、剥苔:多处剥苔(花剥)、周围无苔中间一小块(鸡心苔,心阳不足,胃气虚弱,久病)、全剥(镜面苔)、不规则、边儿凸起,界面清(地图舌)胃气不足,气血两虚。
7、白苔(表、寒)
舌体颜色,白:薄白而润,正常;
薄白而滑:外感、寒湿;
薄白而干:外感、风热;
白厚而腻:湿浊、食积;
白厚而干:痰、湿、热内蕴。
8、黄苔(里、热)
薄黄:风热表证,风寒入里化热;
黄滑:淡黄、湿润、多津,湿热、寒湿积久化热;
黄燥:苔黄而干,燥结腑实,邪热伤津;
黄腻:苔黄而腻,湿热、食积化腐。
舍脉从证,湿有寒湿,需温化寒湿(白腻)不能用薏米,另有热湿,需清热利湿,可用薏米。
案例1
案例2
案例3
案例4
湿滑,脾虚,胃气不足,无苔。温化寒湿。
案例5
舌根部腻,燥,浊气。
案例6
雾霾苔,体虚。湿浊苔,有淤点,气郁。
案例7
黄厚腻。
案例8
舌质红,舌裂。
案例9
胖大,气虚。
案例10
舌体瘦,阴分不足,失神。舌体暗红,郁。湿滑,苔白。
个人总结:
舌诊实用却不易学,尤其是对舌质、舌苔的辨识难以掌握。可大致有个概念。
1、舌质
1)大小:胖,阳气不足;瘦,阴血不足。
2)颜色 正常:淡红
红:有热,红色越深,热越盛;
淡白:阳气不足;
色暗:气血运行不畅。
3)津液
津液过多:阳气不足;津液偏少:口干舌燥,燥邪、火邪。
4)病理
齿痕:舌体胖大,脾气虚,湿盛;有明显齿痕却舌体不胖的且偏瘦的气血不足。
裂纹:细小琐碎,阴血不足;纵深大裂纹,气虚。
瘀点:体内有淤血,见到瘀点,一定要看舌底,可根据舌底静脉粗细,判断淤血严重程度。
2、舌苔
1)薄厚:增厚,实邪停聚;
2)颜色:正常苔色白
苔黄:有热;
外感风邪初,舌苔薄而白,邪气入里化热,恶寒消失,身热 明显,咳嗽加重,舌苔变黄厚。
3)质地,柔软、坚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