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产品?
产品是互联网时代的一种独有的个人崛起路径。
他是一种从来没有过的成长路径,一个人设计出一种服务,就能通过身边第一个陌生人开始,服务他,感受到他的反馈,不断地迭代,扩张成一个庞然大物。这条路很难,但是这条路是通的,在这个过程中,你可以没有什么钱,没有资源,没有组织,谁也不用求,就可以完成个人崛起。比如简书红人彭小六。。。
产品崛起的时代,造福的所有认真做产品的人。产品崛起,其实是一个新的协作组织崛起,一个协作组织崛起,就必然要造福一个协作面,而协作面的竞争加剧,就必然要让利于那些有价值的点。
2、如何来了解一个陌生人?
产品如何从一个陌生人突破,从0到1,然后不断的得到反馈,不断地迭代。
看职业、性别、爱好等,远远不够。那怎么判断一个陌生人的真正特质呢?
就是看这个人的“内心边界”。可以从“存在感”、“恐惧”来判断。
一个人在生活,职场,行业中,社会影响力,看到自己的存在感,人的很多存在感需要社会的反馈才能实现的。
我们经常会嘲讽一种人,在没资格的地方乱说话,在不合适的地方秀恩爱,说他们刷存在感,什么意思?就是他们在很不适当的找周围人要反馈。
那存在感的反面是什么?就是自己内心边界以外的恐惧。为什么让你对照着PPT联系三次,你就受不了,而乔布斯为了苹果大会对着PPT练习100次,依然乐此不疲。这就是人的不同,你可以理解为内心边界内的存在感不同,也可以理解外恐惧不同。
比如,关于人的情绪,我们就可以把他分成很多种,喜悦、害羞、恐惧、焦虑等等。但是在内心边界这个辅助线来看,存在感被满足了,他就喜悦。从外部看,边界被侵犯了,就恐惧。
比如看一个人成长,不是看他读多少书、做多少事,而是看他的内心边界是不是发生了移动,恐惧的东西有没有了变化。
3、什么是好产品?
产品也可以粗略分为两类,一类是满足你的存在感,一类是帮你抵抗恐惧的。
能满足我们的存在感太多了,这种只是一般的愉悦。用户越来越难找到爽的、痛快的感觉了,但是,没有这种感觉就不是好产品。
像之前的俄罗斯方块,在你处在很危险的时候,忽然来了四个方格,解决了危机,一下获得了爽感。
还有一种类型,就是跑到用户内心边界外的恐惧了,像教育和医疗是最大的市场,为什么呢?对缺乏竞争力的恐惧,对生命的恐惧。为什么医疗美容产品比化妆品贵,对青春流逝的恐惧。
那两类产品哪种更好呢?应该是“恐惧”。
大家都知道*音,俄罗斯方块….,让人爽的产品,可是当你看过后,一旦跳出来,特别虚无,为啥?一旦跳出来看,把你的世界缩小了。
服务愉悦,制造痛快,这是对人类的迎合,虽然也是正当生意,但是在社会上评价高不了哪去,如游戏公司。
而营造恐惧,逼人上进的产品,更符合社会主流的价值观,和社会环境摩擦小,发展空间肯定更大,比如教育类公司。
4、产品化的难题
比方说,你推广一个产品,只能把产品放到大街上,靠产品本身来吸引陌生人群,你连站在旁边都不可以,你觉得产品还能推广开吗?
对,这个时代的产品,就面临着这个难题。就拿微信来说,从0用户到全民,前后不过八年,本质上微信借助产品本身的力量,借助用户之前的相互推荐来扩张的。
在面对面的说服中,一个好的销售就是打破客户的防御,因为任何一个人要买东西对卖他东西的人都是有防御的。这个过程,你一旦启用说服,客户就会有防御。但是互联网时代的产品,没有销售,客户一旦启动防御功能,那你注定就是失败的。
因此互联网时代的产品经理,不是打破客户的防御,而是让客户不启动防御。所谓无招胜有招。你让用户思考,就是让用户防备。一个不会说话的产品,根本没有消解戒备的机会。
5、产品不是重要的事
在这个产品时代,又有了新的维度,叫“点、线、面、体”。
栗子:假如一对双胞胎,大学毕业,2010年,一个进入了腾讯,一个加入了报社。7年之后,去腾讯那个已是年薪百万了,猎头到处挖他。去报社那个,因为行业沉沦了,可能又要从头开始。这两个人是他们能力相差有多大吗?
不是,而是所选择了行业不同,给个人带来了机会不同罢了。
个人是点,个人参与的产品是线,他串起上下游各种资源。公司组成一个面,很多公司间组成一个经济体。其实我们都知道工资的收益,远不如2013年前买腾讯的股票。
为什么?因为你个人在努力,不过是一个点。腾讯股票是因为这个点是扶着在一个快速崛起的经济体上。
所以,当你想做一个产品的时候,你不但要投入时间和资源,还要看切入点的在一条什么样的线上,这条线在什么样的面上,以及这个面在一个什么样的体上。
你面对的竞争,是来自对手的竞争,还是来自趋势的竞争,对手你可以打得赢,但趋势万万赢不了的。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