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上午,是“云游”故宫直播的第三场,这一场的路线是:太和门—三大殿—东六宫其中三宫—东筒子。这场直播,我打九分,其中,讲解很详细,占三分;路线上的宫殿很雄伟,包含了去故宫必须看的三个宫殿,占两分;路线安排得比较合理,路上耗费的时间不多,占一分;这次的摄影很到位,占三分;但是,后面十分钟有很多的广告成分,扣掉一分。
一大早,我们从太和门出发,直接穿过太和门,到达三大殿区域: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三大殿的围栏和屋顶上藏的小孔还不少,它们主要是用来下雨时排水的,将水排向午门后面的金水河,顺河直接流出紫禁城。太和殿围栏上每隔一小段就会有一个龙头,一方面起到装饰作用,另一方面起到排水作用,因为龙头嘴巴有一小孔,这个小孔直接连接太和殿最上层的台基,下雨的时候,这些龙吐水时候就会形成千龙吐水的壮观景象。太和殿的作用在前面已经讲过,这里闲话少叙,就不多说了。保和殿有两个作用,其一是清朝殿试的考场,太阳刚升起时,考生就会进入考场考试,而旁晚时候,考生就会交卷离开考场。但有些考生却会通宵考生,这时,清朝皇帝就想出了一个办法,不给考生发蜡烛,考生就无法通宵答卷了;其二,保和殿是皇帝举行宴会的场所之一,象万寿节(皇帝的生日)、春节、冬至等这样的大型节日,皇帝都会在保和殿内举行宴会,共设六十座,而皇后会在后宫内举行较小的宴会,共设三十座。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的布局和后宫的乾清宫、交泰殿和坤宁宫的布局是很像的,特别是交泰殿和中和殿,唯一的区别是,中和殿比较开放,几乎没有墙,都以窗户围成,而交泰殿相对封闭,窗户没有那么多。
过了三大殿区域,我们会看到一道门,这座门就是内廷的正门——前厅门。这是紫禁城内第三大门,午门和太和门分获第一、第二大门。前厅门在紫禁城内算一道很重要的分界线,王恭大臣没有经过准许,不能迈入前厅门半步,也就是内廷区。而内廷的后妃和女眷也不能在没有经过准许的情况下,迈出前厅门。过了前厅门,就会到达内廷的正殿——乾清宫,它的旁边有一道内左门,穿过内左门,就会来到一条很狭长的街——东一长街。这条街链接着东六宫,东六宫里面很多宫殿里面的花都开了,承乾宫里出现了“春天落雪花”的景色,这个“雪花”是什么呢?其实就是桃花的花瓣。接着我们来到永和宫,现在正值孟春时节,紫藤花还未开放,再过一段时间,到了立夏时节,紫藤花就会开放的非常美丽。永和宫里面还有一件新奇玩意,就是屋顶上的电灯泡。有人会问,清朝时候,电灯泡为什么会出现在中国呢?其实,这是清朝最后一位皇帝—溥仪在退位后,在北洋政府接管时加装的。接着,我们前往了东六宫中最特别一座宫殿——延禧宫。延禧宫实际上是一座未完工的西式宫殿。这座宫殿,原来是想造成一座水晶城,然后在水池灌满水,养一些鱼,站在延禧宫的最底层,就像我们现代的水族馆。但是,当时清朝末年,国库紧张,这座宫殿迟迟未完工,一直拖延交付时间,最终,留给后人一座未完工的宫殿。但实际上,后妃们也确实在未完工的宫殿内赏过鱼,她们就是为完工的延禧宫低下放一些大水缸,在水缸里面养一些鱼,和我们现在家里的水缸内养鱼差不多。
离开了延禧宫,我们到达了东筒子,如果仔细观察东筒子两旁的墙,就会发现,东筒子旁的墙建的有点像意大利的比萨斜塔,墙是斜的,但它的作用与意大利的比萨斜塔不同,意大利的比萨斜塔纯属巧合,一到三楼其实都是正的,但是,建到三楼以后,建筑师发现这座楼好像要建斜了,他们就将计就计,硬生生把这座斜塔建成了。而东筒子的墙是斜的,却是在设计内的,是为了减轻墙底部的压力,微微向外倾斜。
至此,故宫首次直播落下了帷幕。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中国古人的智慧真是我们无法想象,中国古代的文化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