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
一、论变易、不易皆易之大义
即易以变易为义,而有不变者在也。今之学者,不知穷变通久之义,一闻变法,群起而争。反其说者,又不知变易之中有不易者在,举天地、君臣、父子不可变者欲变之,又岂可为训乎!
二、论伏羲作易垂教,在正君臣、父子、夫妇之义
戏者,献也,法也。伏羲始别八卦,以变化天下。天下法则咸伏贡献,故曰伏羲也。
画卦之功,首在厚君民之别。后世尊卑阔绝,而上下之情疏;礼节繁多,而君臣之义薄。昧者欲矫其弊,遂议尽去上下之分,岂知作易垂教,所以理人伦而明王道之义乎!
三、论重卦之人当从史迁、扬雄、班固、王充,以为文王
重卦之人为文王,然又曰神农时已有益与噬嗑之卦,岂神农时虽有此二卦,然重其余卦者乃文王乎?
四、论连山、归藏
孔子以前,周易与连山、归藏并称,犹鲁之春秋与晋之乘、楚之梼杌并称也。周易得孔子赞之而传为经,连山、归藏不得孔子赞之而遂亡,犹鲁之春秋得孔子修之而传为经,晋乘、楚梼杌不得孔子修之而遂亡也。孔子所不赞修者,学者不可措意,况是伪书,何足辨乎!连山、归藏之辞,绝不见于古书称引,盖止有占法而无文辞。故周易当孔子未赞之前,疑亦止有占法而无文辞也。
五、论卦辞文王作,爻辞周公作皆无明据,当为孔子所作
盖卦、爻分画于羲、文,而卦、爻之辞皆出于孔子。如此,则与 易历三圣 之文不背。箕子、岐山、东邻、西邻之类,自孔子言之亦无妨。
九、论传经之人惟易最详,经义之亡惟易最早
史记、汉书载易经授受之传最详,及至后世,虽有汉博士千百生徒,犹不得传其书,反不如伏生尚书,三家诗传之后世无穷尽。惟李鼎祚集解存虞翻注稍详,汉儒易学乃仅存万一。
十、论汉初说易皆主义理、切人事,不言阴阳、术数
例举诸书说明之,谓田何、杨叔之遗,犹可考见。
三十、论筮易之法,今人以钱代蓍,亦古法之遗
圣人之经幸存于秦火之余,而经义、卜法尽亡于汉代之后,此事理之不可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