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某高考模拟作文题所写)
近日,在各大媒体争相报道中,“洋地名”好似已经成为万恶之源,国人纷纷质疑这是对我国文化不自信,是居住文化的大缺憾。
果真如此吗?我不敢苟同。
诚如斯言,地名承载着地区的历史和文化,是岁月和故事打磨而成,但只允许它成为一枚传承自中华的玉壁,却不能使其成为一颗璀璨夺目的西方宝石,何其怪哉?美从来都不分国界与中西,“香榭丽舍”为徐悲鸿所译,既有中国古典韵味,又兼西方浪漫气息,“枫丹白露”得朱自清赠名,令人遐想出一角宫殿,有红叶落地静美,有秋日白露沾衣,中国的诗意与西方的景色交融于一个名字,余韵萦绕,令人品之齿颊留香。碧水缭绕、歌声浆影里氤氲的,不仅是六朝烟雨的秦淮河,还有贡多拉划过的威尼斯吧!
况现今冠以洋名的,往往是新生建筑,若是传承多年的地名,在故事传诵、岁月磨蚀中固然能焕发出惊世的美丽,那新生之地又当如何呢?一片空白,不正待我们去发掘其魅力吗?以洋名妆点,或能在不同文化共同雕琢下,显现出不同寻常的情态与吸引力。这种可能性,不应该被一言否决吧!
中国借鉴外来文化的做法,古来有之。两千多年前,丝绸之路贯穿中亚、西亚,佛教自此东传。盛唐之时,胡歌胡乐响彻,为中原文化增添了不一样的色彩。中国自古以来就乐于与别国文化交流融合,更敢于接纳新鲜的、有价值的文化。“洋地名”只是“西学为用”而已,让各色多彩的文化在中华大地上各展风采,不才是大国气象吗?
又有人担忧了,若是被文化入侵,丢失了本国特色该如何是好?我想这或许有些杞人忧天。有了“洋地名”,不代表就丢失了中国文化。有了“香榭丽舍” “塞纳河畔”,难道五岳就此消失了吗?豫章还在,广陵还在,洛阳还在,神州大地还在!中国文化中的深义文化,是不会被消磨取代的。季羡林先生曾在《中国文化的内涵》论证:中国文化的伦理色彩,所张扬的三纲六纪及解决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精神,都是别的文化所不可抗御的。当初佛教东传,至于中国,只能做出伪装,求得生存,以歪曲最初佛经原文意思来适应中国文化的要求。中国文化可适而不可变的特点,可见一斑。“洋地名”又能拿中国文化如何呢?
不畏洋名妆我地,自有锦绣在中华!何妨借“洋地名”之美,予中国一地酿出一坛醉人美酒,既有悠悠千年的岁月香气,又有千里之外的浪漫情怀?与外来文化交流,取其优者融合,本无不可。泱泱大中华,正该有这种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