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
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是故择师不可不慎也。记曰:“三王四代唯其师”,其此之谓乎!
注释:
①约而达:简约而通达。
②微而臧:含蓄而精妙。臧;善。
③罕譬而喻:譬喻是一种论证方法,“罕譬而喻”意思是不需太多论证,人们就明白了道理。
④至学:求学
⑤三王四代:三王,夏、商、周三朝的第一位帝王大禹王、商汤王、周文王以及周武王的合称。数学好的同学可能已经注意到了,不是四个人吗?怎么三王呢?因为周文王是后来追赠的,不能算数的。他在世的时候天下共主还是商纣王,纣王封姬昌为西伯,相当于殷商集团西北大区经理,负责节制西北地区的几十个小国。四代是指虞 、 夏 、 商 、 周 四个朝代。《隋书·经籍志一》:“ 孔子观书周室,得虞、夏、商、周四代之典,删其善者,上自虞,下至周 ,为百篇,编而序之。”
解读:
人们听到好听的歌,就会情不自禁地跟唱起来。人们听到美好的教诲,也会不自觉地践行并传承。善歌者让歌声得以流传,善教者让思想得以流传。善歌者与善教者有个共同点,就是打动人心。人心被打动了,才能继其声,继其志。
善教者的言语是“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的。
“约而达”是指简简单单几句话,却一针见血,一语中的。
譬喻是东方文化里最常用的论证方法。“罕譬而喻”意思是不需要长篇大论,轻轻一点,人们就茅塞顿开了。
上面两条都是在讲“言贵精而不贵多”,中国人比较推崇“夫人不言,言必有中”。我在做MBTI工作坊的时候,发现大部分中国人都自认为是内向的,哪怕是明显外向的人,都选择站在内向的一边,可能就是受到这个文化基因的影响。
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语言和真相之间总是隔着一层的,真相需要去证悟,语言只是指示了路径。好的教诲能够指向那微隐难现的真相,这就是“微而臧”。
这样子教学,才能“继志”,就是把思想装进别人的脑袋里。
“君子知至学之难易”,君子知道求学路上有各种状况。“而知其美恶”,也知道求学之人天资有高低。“然后能博喻”,这样才能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博喻”有两层意思,一是针对某个特定学生而言,因为了解他的根性,才能因材施教,广泛地运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来导正他。二是指什么学生都能带,什么学生都应付得了,相当于孔子所说的“有教无类”。
“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什么样的学生都能带,什么学生都能带好,才是好老师;能做老师才能做官长;能做官长才能做领袖。
要做个好领导,必须先做好老师,这个道理既浅显又深刻。
“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从能力模型来说,做老师和做领导是一样的。看来教练式领导的概念2500年前就有了。
“是故择师不可不慎也”。选择一个好老师真的很重要啊!
这句话还有一个更深的含义。因为不可能找到一个完人做老师,这就意味着我们必须要有所拣择,从这个老师身上学什么,不学什么,这也是“择师”。
所以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老子也说,““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 ”
每个人都是我们的老师,每个人身上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部分。有了这样的态度,才能够“不因人废言”,这也是领导者必须具备的胸襟。
“三王四代”。古人有个习惯,说到榜样、理想的时候,总说过去怎么怎么着,于是就有人说中国人守旧,其实不是。经典里所说的“三王四代”,不是真实的过去,而是理念上的过去。是用理想的滤布把不好的东西滤掉了。就好比你现在回忆过去,当时的艰难困苦,现在都有了美丽的色彩一样。所以“信而好古”,只是把遥远的过去,作为寄放理想的一个方所罢了。
“三王四代唯其师”。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三王四代”都着力把自己建设成为学习型组织。每个新创企业都很爱学习,但随着企业不断壮大,学习力反而减弱了,跟人一样。活到老学到老真不容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