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1993年出版的《婺源县志》记载,全县1417个自然村中有143个村以“坑”为村名(包括含有“坑”字的村名)。其中名为“西坑”的村子就有8个之多。
婺源话中的“坑”字,除了有普通话里“坑”的一般含义之外,还有类似小溪、溪流之意。但这溪流又并非完全是天然形成的,大多数情况是一边是山,一边是用青石修筑的塝,也有少数两边都是塝的。溪水在山与塝或塝与塝之间潺潺地流着,这就是“坑”。塝上通常是青石板铺成的小路,路边是一块一块的水田。先民们在这片土地上筑塝开田,其荜路蓝缕的艰辛是不言而喻的。
在婺源以“坑”为名的村子中,比较有名的有李坑。李坑是李姓聚居之地,现在是婺源一处比较有名的景点,号称“小桥流水人家”。由于李坑距离县城仅十多公里,交通相当便利,因而到李坑观光的游客是比较多的。稍微夸张一点,可以用“游人如织”这个词语来形容。
理坑,与李坑音同而字异,有些人常常会把这两个村子搞混了。即便是婺源本地人也有许多人并不清楚婺源有两个李(理)坑。
理坑,位于婺源县沱川乡境内,离乡政府所在地约三华里。由于交通不是很便利(相对于李坑而言),加上旅游开发的力度不是很大,游人不是很多。也正因为如此,倒是能看到一些原生态的东西。我个人认为,如果要到婺源看明清古建筑,理坑应该是一个最好的去处。理坑村在明清时期出过许多官员。现在村子里那些保存还比较完好的明清古建筑就是这些官员们功成名就、衣锦还乡时建造的。在这些官员中,理坑人最引以为荣耀的当属余懋衡了。余懋衡官至吏部尚书,相当现在的部省级干部。但余懋衡是南京的吏部尚书。明朝在将都城迁到北京之后,在南京依然保留了“六部”、国子监等机构。但南京的“六部”显然没有实权,是虚职,用今天的话来讲也就是解决个待遇问题。当然,也有外派担任地方官或调入京城中“六部”任职的可能。
综观婺源的“坑”村,发现有些村名多多少少透出些文明、文化的气息,并不是随随便便取个名字了事。如上文中的理坑,就含有“理学之村”的意思,而慈坑(词坑原名慈坑)、善坑等村名则体现了先人对仁慈、善良等传统美德的推崇,也有劝勉后人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