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后参加工作六年多了,越发觉得兴趣爱好的重要性,因为它们会在生活中带来源源不断的快乐,尤其是这些兴趣爱好开始向特长转换,或已经变成特长了。
这里有必要把兴趣爱好和特长的定义简单阐述下,因为我发现生活中有相当部分的人混淆了这两者的概念。
兴趣是指对特定的“事物”、“活动”以及“人为对象”所产生的带有倾向性、选择性的态度、情绪、喜欢的想法。
爱好是指当人的兴趣不是指向对某种对象的认识,而是指向某种活动时,人的动机便成为人的爱好了。
通常情况下,兴趣可以发展成爱好,因此这两个词大家习惯一起说也是没有问题的。
特长就不同了,指自己特别擅长的能力或兴趣、研究范围,且拥有的这些特长不属于平庸范围。
经过这样一定义,会发现我们绝大多数人是没有特长的,有的只是兴趣爱好而已,但这丝毫不影响我们从中获得乐趣。下面我以羽毛球为例自己的兴趣爱好。
羽毛球
这是个很大众的活动,我很小时就在院子里跟父母,以及亲戚朋友打过,那时只能叫"Just for fun",因为连球网都没有,具体规则也不知道。直到上大学后,选了两学期的羽毛球课,才算入门了,之后就一直陪伴着我,成为我最忠诚的爱好之一。
在工作繁忙和紧张期间,与朋友们痛痛快快的在球场上"厮杀"一场,别有一番风味。球拍每次击球时清脆的响声,仿佛一串串悦耳的音符。脚步追随羽毛球的落点,已成为步伐的唯一使命。寻找对方的破绽并将球控制落到对方的最远处,已成为出手的唯一目标。
跑动,击球,回位;杀球,吊球,高远球,变化无穷,其乐也无穷。一旦沉浸其中,听到的只有击球声,看到的只有球的轨迹,脚步似乎进入自动处理模式以寻找最佳路径。到这个时候,可以说已进入忘我模式了,什么工作啊烦恼啊统统抛之脑后,体会到的只有羽毛球带来的畅快淋漓的快感!
如果说羽毛球只在打的过程中有乐趣,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运动过后,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思维比平时更清晰更敏捷。这时候如果再去处理日常遇到的一些难题,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本人就有几次打完羽毛球去加班的经历,发现效率极高。
上面的有些话,很可能让人觉得夸大其词。至于兴趣爱好能不能让人达到好的体验,跟个人在这方面的水平强相关,水平越高,体验会越好。当水平高到一定程度,就变成特长了,于是"进化"成了一个新的"物种",生命从此比别人多出一个维度,能在这个维度上体验别人体验不到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