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伟大羽毛球player,首先是一名伟大的哲学家。——我说的。
如果用禅的哲学理论应用于打羽毛球,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呢?什么?少林羽毛球?哈哈,您真会开玩笑。
一、对禅的理解
禅,总结起来就是两个字“空性”。空性就是空的特性。空的特性是什么?空就是超越,达到无的状态。道德经里说,道生万物。“道”指的就是无。无为万物之母,一切的源头,智慧的源头。超越,包括超越在自己头脑中的观念和陈旧、僵化的教条,也包括超越自己的命运,从而无限的扩展自我,发展出一个无限的自我。
我们要从羽毛球中有所启发,我们在这种启发下所得到的发展并不只强调某一方面的发展,而是整体的全面发展,最后破除"知识"与"命运"的障碍。超越因果宿命的道路全在于心灵与意志的适当运用其力量。空就在它们的中间,也包含着它们。
人的精神超越一切后,进入空,也就是什么都没有的状态,但是他保留着一样最重要的东西:觉知。空包含一切,没有不属于它的或是与之相反的——我们就生活在空间里。空充塞在生命中、权力中甚至爱欲中。你看一个芭比娃娃,它没有自我之意识,也没有思考能力;没有贪欲也没有冥顽不化的观念。如果内心没有任何的固执的观念,没有任何先入为主的成见,那么外在的事物自然会表现出它真实的面貌。
空性,就是绝对客观的去看问题,去做出反应。
二、动与不动
禅讲究以静制动:我是不动的,我又随时在动。这听起来很矛盾,是吗?
在这里,我想先引用一位牛人的理论来进行解释。明代军事家,哲学家,心学创始人王阳明,大家如果看过《明朝那些事儿》都应该对他有了解。书中对他十分的推崇,称它为“明朝第一牛人”。他调兵遣将如有神助,在大大小小的各种战役中,从未失手,被称为“战神”。他创立的“心学”将禅与中国的儒家哲学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他的理论对上面的问题有最精辟的解释:“此心不动,随机而动。”这也是心学的八字要诀。
1、此心不动,讲的是放下一切的干扰,放下自己的情绪,想法,回归到空的状态,这种状态下,心是不会胡思乱想的,这种心绪的纷扰称为“妄动”。心不妄动,但在清静中同时保持着一份最高的觉知。
在佛中,一切不需要努力。因为一旦努力,你的行为中就掺杂着自己的主观愿望,以及对事物的分别。心灵是自由的,不受任何限制的。对心灵努力反而会局限了心灵,因为努力是要求心灵朝某个限定的目标进发;而一旦你有了目标、目的这些可见的终点,你便是将心灵局限于那里。一个人如果能够放弃自己的偏好和欲望,放下自己的有色眼镜,就能如其本来的以事物本身淳朴、单纯的本性去观察事物。当消除了自我意识后,打球的技术就能达到最高的境界。一个人一旦能超越对其所做事情成败得失的关注,就可以发现"自由"的真正含义。完美的道路只对那些又选又挑的人才是困难重重的。 正是心里面没有好坏的分别,也没有喜好真恶的分别,所以我们对事物的观察就会变得十分的精细。即使差之毫厘的差别,我们也能观察得一清二楚,就像天与地的差别那么明显。
心学认为,心无需通过学习,本来就拥有对真理的识别能力。这种与生具来的识别力叫良知。只不过是后天社会活动的污染,使得这颗良知蒙上了尘埃,不再具有识别正确认识事物的能力。当我们认识到这一点,放下我们一切的成见,用一颗一无所有的心、一颗一尘不染的心,不带任何野心的去看待这个平凡的世界,世界本来之美就显现了。用自己的热情,做自己的事,一旦累了,倒头便睡。无知者会嘲笑这种简单的生活,但智者却会知道其中意味深远。如其本来的看事物,便是真理。真理就存在事物的本来面目中。
当我仰望星空,我就会觉得自己的渺小;每当我看到草丛中来来回回奔波忙碌的蚂蚁,就觉得自己的努力也和这群蚂蚁一样的虚无。不为自己去争取什么,就像自己从来没存在过这个世界上一样,让自己回归那个毫无意义的存在。自我是什么?自我就是虚无,什么都不是。当对真相全然了悟后,你就不再需要寻寻觅觅,执着于得失,你所要的会在自己最不期盼的时候到来。得到的其实已经失去,失去的其实已经拥有。就像陈百强的歌里唱的:“一生何求,没料到我所失去的,竟已是我的所有。”你什么都不想,就像你在沉思一样;你冷静的看着一切,就像一切都没看到一样。
空是不会动的,空间如何能动?我们的心灵也属于空间,所以它也不会动。只有“有”才会动。"不可移动性"是指我们的精神集中于一个焦点,这个焦点就是我们的觉知,在“我”这个感觉上,而不是事物上面。就好像轮子转轴的轴心,我们的觉知在中间,让其他的事情围绕着自己的能量这个中心去转动。自我不动,才能更好地看清别人。不动就是空的最好的表现。看清了,看准了才下手。守住自己的空性,任凭千军万马,我自如如不动,空空如也。只有这样才能放得下其他的人和事,把他们请进自己的心里,仔细的观察、了解他。
所以,“此心不动”讲的是不带主观意识、客观的观察。
我们打球时总是想着自己要怎么挥拍才比较漂亮,怎么杀球把对方打败,却无暇好好的看一下对方的打法以及对方所处的位置,对对方的情况一无所知,又怎么能赢球呢?那么问题来了,如何观察呢?
一是抛弃自我情绪与自我的欲求,全然的去感受。盯着别人我们会有害羞,不好意思的感觉;盯着对手,我们会害怕;看着漂亮的女孩或漂亮的车,我们的会心生爱欲;这些都阻碍着我们真实的观察事物。只有放下自己的一切,没有任何感觉去感受看着事物,才能真正的了解它。
二是抛弃自己的过往经验去体验。完全没有经验的人,他了解到一种经验之后,他不会用自己的理解去解释这种新的经验,而是完全的接受它。我们看一样东西,了解一样东西,都是根据用我们之前的知识去解释我们当下看到了这样东西,这是我们理解事物的一般方法,也叫建构主义。意思是像建造楼房一样,在原有的基础上一层层的搭上去。这样的好处是让我们比较容易去理解新的事物,但是因为理解是基于旧知识的基础上的,也限制了我们理解和观察这件事物的广度和深度。而不是用一个空的角度,全新的角度、全新的态度去看它。
假设今天我看到苹果全新的产品apple watch,它对我来说是那么的新鲜,让我爱不释手。通过在专卖店对实物的的操作、试戴,我对它的感觉、认识沉淀下来,形成了经验。第二天我再次看到它,仍想重温下这种感觉,回味一下其中的乐趣,但新鲜感已经消失了,感觉变得麻木而没有兴趣,因为我把昨天的印象、经验套在它上面了,如果放弃了经验,我们就能像那么纳兰的诗里面写的:“人生若只如初见”,每次看到花儿都保持着惊艳的感觉,每天起床都感叹着生命的奇妙,感恩着生活。
第三,观察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打球时,我们要面对的是不断运动的球,它就是那个变化的实情。我们用心的观察球的运动,观察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一旦你不再受到影响,摒弃传统反应的拘束,你就可以新鲜整体地观察它。观察是无选择可言,无所欲求,无所焦虑的;在这种心态下,才有知觉洞悉力的产生。有了洞悉力,就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这种洞悉力不是一刹那的顿悟,而是连续的知觉,连续无止境的探讨状态。因为事物是流动的,所以我们对事物的观察、认识也必然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而不是停在某个时间点,固守于在某个时间点下的结论。
2、随机而动,这里面的“机”指的是引起事物改变的契机,而它就隐藏在事物的真相之中,也可以叫真理。当你认清了事物的本来面目,也就认清了世间的真理。你完全的跟随事物的规律走,按照事物本身的规律行事,而不是跟着自己的主观意愿去做出判断和选择,这样就无往而不利。 仓央嘉措的诗《你见或者不见我》中写道: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真理正如是里面写的,它就在你面前,永远没有是或非的分别。是与非的挣扎战斗是心的大病。智慧并非是如何尝试将好的从坏的中拯救出来,而是学习着如何驾御他们。所以,下半句话讲的是不带主观意识,客观的反应。
那么,如何动呢?
第一,按照客观规律的动。你的心完全没有自我,装载的全是事实的本来面目、事实的真相,你随着他们的动而动,完全地跟随他们的节奏,随着他们的规律走。就像庖丁解牛般精准,像行云流水般流畅;就像软木塞飘荡在浪涛的波峰、波谷一般。这就是随机而动。而我是空,我是无。所以我不会动。空包围一切,空渗透一切。我的觉知范围扩大,包围着一切身边的事情。如果我要动,我就像水渗透进沙子的一样,渗透进事物的缝隙里面,跟随着事物的运动而动。所以,实际上还是事物在动,而只不过是它一切的动作都在我的心里面,都在我心的包围之内,都在我的觉知之中。觉知与运动的事物的关系,就像水波粼粼的水面,与水面上的月光,无论水面怎么移动,月光始终在上面,随着水面的波动而动,它如实的反映着水面的波动情况。但是月光却不属于却不是水的一部分。觉知不是事物的一部分,但是它可以一直附在事物上面。
其次,化有形于无形。这里的无形指的是没有固定的形。无不是什么都没有,相反,是什么都包含,但又不局限于某一种状态的,是由有形进化到更高深更完美的自我表达的境界。无所停留意味着所有事物的终极源头,它是人所无法理解,也不是时空所可以局限的。
无必须基于事实的真相。没有教育并非真意味着未受教育,只有没有执着的教育而教才是意义深远的。否定传统的基础教育,只不过是自己创造出另外一种模式,然后使自己身陷其中。如果你追求心智的虚幻的理想,就会无法看到事实的真相。许多的人总追求更多,追求一些特别的,却不知道真理正蕴含在简单的事情中,而对真理视而不见。本来要追寻更高的层次,但在追寻中忽视了事物的真相,结果因为缺乏基础,一切成为空中楼阁,海市蜃楼。要突破自己,需要对自己、对事实有深深的觉知。
羽毛球的攻击和反击,就像一曲旋律美妙的歌曲,有高低起伏,起承转折,但却没有固定的格式。我们要善用韵律的不规则变换来诱对手,通过扣球、吊球、劈球,使他跟随着我们的节奏,在我们球拍的引导下,翩翩起舞。
打球要形成自己的风格,又不拘束于自己的风格。因为自身的速度力量的限制,每个人都会形成一定的自我风格。年轻人体力足,喜欢杀球,显得气势猛;中老年人喜欢慢悠悠的吊球,特别是前场,这些特点都很容易被抓住。实际对战时,我们要做到流畅、干脆:我们的移动像流水一样流畅,我们静止时就像一面镜子,我们做出反应时就像回声一样干脆,迅速。我们在不断的变化之中,悟出别人之打法的节奏破绽,乘虚而入,像水渗透到石头的缝里。
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只根据事实本来的发展规律做决定,不掺杂任何个人的主观判断,就是禅的精神。日本的“居合斩”刀法最好的体现了随机而动的这种哲学观念。他们对战时,只出一刀,一刀决胜负。而直到出招之前,刀锋都是藏在刀鞘里面的,不会拔出来的。但只要拔出来,刀就一定要见血。用最简单的方法,也最直接的击中要害。
四、开始锻炼
开始练习羽毛球前,我们首要解决的问题不是锻炼自己的身体,而是完整的去理解羽毛球这项运动的本质:不是大力杀球,不是救球速度快;而是有效、精准的把球放在球场的空位上。所以我们打球时不要光盯着羽毛球来打,而是要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对手所站的场地的空位上。通过各种方式,把球最快速最有效的放在对方场地的空位上。
要在羽毛球中有所精进,必需对意志有控制锻炼的意念,忘却成败胜负;忘却骄傲与苦痛。给予对手的漏洞进行最精确的打击。而最大的谬误就是预先对结果妄加臆测:心中不做预判,对得失也毫不在乎,只是聚精会神的关注对手。放松自己,让一切自然发展下去,你的身体四肢自会在适当的时机自然出动。
第三,羽毛球场不是一个点、一个扁平的平面,而是一个立体的三维空间。在我们进行攻击时要形成一个立体的、整体的、严谨的攻击结构结构。特别是双打时,要充分的把进攻时的前封后杀,和防守时的左右轮动充分糅合,并注意高远球和压网球的结合,打出立体的一个攻击空间。
双打时有两个位置是比较容易出现漏洞的。一个是两个人共同的反手位,反手大家都不好打,这是很明显的;一个是两个人中间的位置,打击他们的中间位置会使他们产生混乱,不知道到底谁来接球。羽毛球应该避免一切的肤浅、不实,而直入复杂问题的核心。它并不虚张声势,并不迂回地走着,而是瞄准最短距离朝向目的——对方球场的空位。
第四,不断地强化自己的手臂力量,通过重量训练与科学化的辅助训练再加上完全的适应练习,使自己的体能达到一个新的水平,能配合自己的战术。比如用网球拍练习前场的快速击球,以及通过背沙袋在楼梯上练习兔子跳跃,锻炼身体的闪躲与步法的轻盈。
一旦受过良好的训练的学生在各方面都应该生动与充满活力。在实际对战中,他的心灵尤需冷静,不为外界所纷扰。也须能以不变应万变。一旦前进,他的步子需轻盈与平稳。他的双眼一刻也不能滞停,而注视对手之每一举每一动。他的行为表现仍与平时一般,自然和放松。
七、答案就在当下,在问题之中:
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你掌握了打羽毛球的基本技术。但是如何继续深入的提高?
答案不在于未来你继续参加多少的课程,看了多少场比赛,而就在今天,就在你现在对战练习的当下。羽毛球的道只有在对抗中的每一分一秒中追寻才能得到,也唯有不受偏颇或任何的模式所限时才可能找到。知识、经验不过是我们对过去的认识;时间不过是人们人为的把原本是一个整体的事物分成过去、现在、未来几个部分,把它割裂开来。而真正的事物是一个整体,他并不会被割裂。世界处于永恒变化的过程中,所以事情的真相只有在当下才可以发现,真理是没有明天的概念的。知识是固定在某一段时间的,今天的是,明日可能变成否,而认识事物却是永不间断的。知识由累积结论而来,而学习则是一个永不停止的动作。学习不是知识的累积;而是一种求知的行为,是永无止境的。只要存在思想,我们便失去了自由——所有的思想都是局限的,而不是整体的观察事物得出的。思想是时间的产物,它只是记忆的反应,而记忆经常只是局限于一部份的。无论是对过去的记忆,还是对未来的判断。过去记忆只是经验的结果,对未来的判断也是基于过去的经验推导得出的。因此,思想只是心灵由经验所生的作用。知道自己的心灵是不属于任何知识的、空空如也的心,让自己的心彻底的安静下来;就可以消除一切幻想,以空灵的心,无形、无法来面对对手。
如何打羽毛球的方法在你的对手身上,而不在你事先学习的战术上。一种解决方案,无论多么正确,也只有使人局限于一种模式里面。羽毛球在实战中是瞬间千变万化的。依循着某种的模式练习只会导向阻碍自己的道路,要想通过它深解自己是绝无可能的。当我们整体的去研究问题时,才会发现真理的所在,而问题是永远不会与答案相分离的。问题中会隐含了答案——了解问题亦同时解决了问题。不要用自己片面的思想割裂的看问题,而应该以自己清澈的心灵整体去觉知事物。事物的真相是无法以思想和观念来领悟的。这就好像庖丁解牛,如何解决这头牛,答案就在你的身上。你认真的去观察研究这头牛的结构,你就知道解剖的方法。而这个方法是没有定论的,因为每一头牛都不一样。"契机"是没有昨日、明日的。契机就在当下;它不是思想的结果,因而也不是通过时间得到的。所以要随机而动,看到事件的机会。看到对方的破绽。所以你去看别人的羽毛球比赛,去学习各种各样的战术却不能灵活的运用,不能在实战中全神贯注地观察对方的动作,这样子学习战术对你来说是没有意义的。
什么球的杀伤力最大?大部分人的回答肯定是杀球。但是,在实战中,无论如何强力的杀球,70%都会被救起。所以,杀球只是表面上看起来很美,但是实际的效果并不明显。根据我上面所说的,羽毛球的精髓在于把球放在球场上,而让球最快到达球场的是最短的直线距离。所以,有效地吊网前小球,或者是通过劈球把球击落在网前的位置,短球对手留下的反应时间是很少的,因而杀伤力最大。通过观察对方所在的位置,有效地运用小球,能很好地一击得分。
我们全神贯注的观察对手的同时,要站在他的立场上去思考,如果自己在那个位置会怎样击球。如果你打给他一个反手的后场球,他要跑回后场去接,然后又是反手,力量不够大,回球质量肯定不高:大概率的机会会打一个斜线球到你的前场前场对角的位置。这时候,加上你的观察,你就能尽早地赶到前场进行扑杀。
我们打球时,眼睛一刻不能离开对方的所露出来的空位。比如说双方都在前场对抗,看到对方往前跑,我们就可以推一个高远球,掠过他的头顶,直接攻击他的后场;看到他想往后退的时候,就可以做一个假动作,把球放在他的前场。一切的答案都在对方身上。
四、了解自己
了解自己,首先从了解自己的思想开始。
假如你遇到一个不按一般打法打球的选手,而你仍想以平日练习的传统方法来对战,你的防御与反击常会显示出缺乏可变性与灵活性。固定的球路,意味着固定的思维方式。一旦你随着传统的模式走,你所了解的只是老路子,传统与传统所造成的阴影罢了——你并不了解自己。当一个人的球路被对手掌握,他就会被对手所牵引着,而任由对方摆布。《圣斗士星矢》里面有一句名言:已经使用过的招式对圣斗士是没有用的!
大巧若拙,拙中之巧乃返朴归真。有的人打球姿势专业,虎虎生风,先声夺人 ,但却如难以取胜。
但有些人打球姿势怪异,甚至难看,但是细细思考,却如细嚼橄榄,令人越想越回味无穷。一次,我们一大帮朋友一起打羽毛球,在球场遇到一个大叔。不知道是他是从哪里钻出来的,他独自走到我们的场,说要挑战我们。真的,他就是说“挑战”。只见他大概50来岁的样子,头发花白,穿着一身皱巴巴的带领衬衣,甩着一双破破烂烂的拖鞋,头发脏脏乱乱的,好像几天没洗;最奇葩的是他的嘴里还叼着一根烟。整个形象邋里邋遢的,和这个球场极不匹配。我和朋友四目相对,心里都不禁暗自发笑。像他这样个子矮矮的,身上没有一点肌肉,怎么也不可能打得过我们这些年轻力壮的年轻人啊。无论速度、力量和反映我们都胜他好几个等级,胜之不武啊。但结果让我们大跌眼镜,他的球路极其古怪,总是能把球打在你出其不意的位置,让你防不胜防。我们在球场上前后左右的疲于奔命,却占不到一点便宜。而他却叼着根烟,轻轻松松的站在球场中央,我们就好像在如来佛手中的猴子,被他玩弄于股掌之中。后来我虚心向他请教。他说,通过观察,他发现我们打球力量不够,不能有效打到后场,但又只会大力打球。于是他就通过打击我们的后场,把我们的回球限制在中场附近。他就站在中场那里不用怎么走动,就把我们调动起来。一旦我们在后场防御,他又打个网前球,让我们不够时间回救。这个出其不意的落点,就是我们思维的固定模式所造成的漏洞,也就是我们最大的弱点。
很多人总想一板子把对方打死,但往往杀球并不能决问题。只有一板一板的和对手搓球,打在同一个地方,比如一直打他的后场,让他放松警惕,以为你下一板还是打同一个地方:在机会来临时,一球打在他的空位上,这才是最好的方法。
真正有洞察力的人,他是不会以某种固定的方式、某种教条作为自己行为的准则;他以实际的状况作为自己行动的准则,因为时间经常不断地改变。一旦一人受限于某一观点和球路,他将不再随着实际情况而改变自己的打法。比如单打对战时,很多人往往喜欢站在中后场,以防对方发高远球到后场。这个时候,如果对方用一个假动作发前场短球,就会使自己措手不及。
真理不在"我正在从事什么",而是在"内心深处的自觉",是对内心清晰明了后,对事物真实的反映。而过份的自我的意识是对一切身体行动的最大阻碍。心灵的偏狭意味着心灵的冻结。一但停止其必需的自由流动性,心灵将不再是真正地处于心灵的状态。
自我只存在于当下。你可以通过记录自我的行事轨迹,描绘出一个特殊的、独一无二的自我的形象。但那只是跟知识一样,是对已经发生的事情的一种记录、一种经验。而真实的自我是没有固定形态的。这就跟艺术一样,艺术家随心的表达自我,在旁人看来是一种形象,但是其实它是空灵的,可以是这样,也可以是那样,没有固定形式的。我们对自我往往有一个基于过去的刻板印象。觉得自己不行,觉得我打不出那样的球,这会造成自卑,也限制了自己。唯有放弃自我的刻板印象,才能不断的认识未知的自己,刷新自己,突破自己。
通过回归内在,到达内心那一处平静的花园,我们能深入了解自我本性中的自在和沉静。安静不是为了集中精力,而是去否定。通过对内在的探视,我们知道自己原本的天性是自由的、充满创造性的,它并不能被人为创造出来。如此,我们的心就能不被外物驱役,不被外物所蒙蔽。这样,心里自然会生出镇定、平静的状态。
思考的最高境界就是否定。否定不是用这个就否定那个,用对的否定错的,而是对一切思想的否定,排除外界的一切影响,达到全然空灵的状态。在否定的过程中,你得到了无穷的创造力。思想只专注于一件事,而摒绝其他;而觉知是整体的行为,并不排除任何事物的,是对事物绝对客观的反应。觉知并没有界限,它是对你周边所有一切的敏感的感知,而无一例外。而思想上的专注只不过是心灵感知范围的缩窄。打球时,我们所关注的是灵活变化的整体过程,而不是某一个动作,某一个球;同样的,如果我们只关注生命的某一个方面,或者某一件事情,就有可能缩窄生命的广度。
我们能够通过关系来了解自己。关系是自我表白的方式。关系是发掘自我的明镜——存在就是关系。关系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要了解自己必是通过与别人的接触互动后,才能反过来看清自己。你的自我是怎么想的,就会有什么样的关系。你是紧张的,打羽毛球就会紧张,手忙脚乱。你是从容不迫的,羽毛球和你的关系就融为一体,在你的手中千变万化。打球的过程中,可以看到你的思想是自由的,还是受某种观念所束缚的。若你的思想不是自由的,你和羽毛球的关系就会带来阻力与矛盾。
身体是心灵的载体,了解自己必须同时了解自己的身体。
上天赋予我们心灵空无一物纯洁性,而我们的四肢可以善加利用这种性质,使其运用自如。四肢以不可见的精神,使得心灵、身体、四肢,处于最大的活力。感受自己身体的每一块肌肉,通过热身使他们兴奋起来,为运动中自由灵活的运用做好准备。在羽毛球运动中,我们的身体犹如一根鞭子,表面上是手腕的挥拍,其实是身体整体的发力。你看它软软的,但是当它甩出去的时候,他们的鞭尾是非常有爆发力的,打在人身上是很痛很痛的。从最开始的转身蓄力,到脚跟的蹬地,腰部的旋转;从手臂的弯曲,到手腕的收缩,最后到手指的发力。整个过程是全身而动,整体作为一个链条联动的。手中的羽毛球拍犹如自己手臂的延伸,和身体融为一体,真正做到手中有拍,心中无拍。很多新手在握拍时,会倾向于紧紧地握住羽毛球拍,部分是因为他们紧张,部分是因为他们害怕球拍会甩出去。但是握拍越紧,你就越不能使出自己手腕和手指的力量,你只是用了身体手臂的那部分的力量。
破除对事情的依恋,毕竟执着于限制是人的自然天性。使过去、现在、将来的思想像流水般不断地前进,昼夜不息。让思想的自由在身体上呈现,让身体的灵动打破思想的限制,将自由的思想和灵活的身体高度融合在一起。让自己的思想柔软,也让自己的身体柔软。你的身体动作是流动的整体,能无限与拘束地流动。这意味着身心与羽毛球的本质相结合。成熟意味着不做观念上的俘虏,也不做情绪的俘虏。是自我最深的觉悟。让身体和心灵成为一个整体,随着球的变化,不受约束的、自由的流动。
三、羽毛球的艺术
艺术是什么?艺术所要表达的就是不受限制的自由。艺术的形式是自由的。艺术的目的系将内在的感觉投影于世界上,以描述人类最深处的心灵的唯美创造。为了表达一种感觉,一种观点,它可以有无数种表现形式。艺术吐露了内在心灵对事物的了解,以及人与空性的相关性。艺术是生活的表示,超越了时空的限制。艺术正是一种不受限制的表现形式。反映了人类思维的自由,而这种自由和不受限制性,正是空性的表现。
我们通过艺术来给予自然与世界一种新的形式与新的意义。你会看到,大师在进行他们的创作活动时,一切的动作都那么的挥洒自如,其中带着一种美,这就是艺术气息,就是艺术带给我们的冲击。在羽毛球的世界中,高手挥拍起跳有如行云流水般,大力扣杀与精细操作的交替切换,搓球、垫球,扣球、吊球、劈球,犹如一个个跳动的音符,动作与动作之间天衣无缝的连贯,看他们的比赛就像在欣赏一场美妙的舞蹈。
艺术的表达使艺术家的心灵更为明晰,在其每一动作发挥中,都可以窥见他心灵的旋律。他的动作是空灵的,空灵到没有任何的意义。所以,“艺术是不能解释的,你可以说你都看不懂,但是,连三岁的小孩子也能欣赏。”就像我当时看台湾云门舞集的现代舞《九歌》时,林怀民所说。这种空灵,正来自于空性的智慧,他是智慧的火花的闪现,能帮助你消除内心种种由于传统思维束缚而造成的“无明”。
换言之,艺术是获得自由发挥的技巧。它根植于纯熟的基本功以及技巧的运用,因而需要对技巧完全熟练。在此基础上,通过个人心灵、精神的坦然开拓来培养,加深心灵的深度与广度。"无艺术的艺术"是艺术家在心路上的过程;它意味着"心灵的艺术"。 各种不同的技巧、工具的运用均朝向同一个方向——人类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心灵之世界。这意味着当这些技巧成熟后,你必须放弃抛弃这些技巧,而进行自由的发挥。就像小孩学走路,当他学会走路之后,他抛弃学步工具,自由地飞奔。俄罗斯文艺理论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提出: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艺术家的终极目的是在生活中,通过心灵的创造,将各种活动,升华为永恒的生活的艺术。
艺术是通往极致的道路,艺术的目的不仅单单升华了自己的灵魂与意识,它是表现出一种空灵般的完美,这种完美是由人类内心心灵深处散发出来的,是无法以外貌、形式来得到的,我们只能去接近它,表达它。要想了解它,最好的方法是成为它。
艺术的活动并非单单是艺术本身,它深入到更深邃的世界,将其中各形各式的艺术汇流在一起,而心灵的和谐与空灵中的联系均得以实现。由上可知,艺术之过程是由现实生活中而来的,现实的生活便是真理,而艺术是超越形式的,在空性层面的合一。
追求羽毛球的真理,它将一步一步的带我们进入空性。在接触羽毛球到成为一代大师,这条修炼之路一般要经历以下几个过程:
l、对羽毛球这项运动产生乐趣,业余时投入练习。
2、系统的学习羽毛球知识理论。
3、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逐步认识到羽毛球的规律的存在。
4、对羽毛球的其本质与方向的认知。如对行为动作的认知。
5、通过大量的实战,累积了大量的经验,对羽毛球的的规律有一个全面、整体的了解。
6、忘却羽毛球的技术。
7、忘却自己在打羽毛球,羽毛球的活动变成表达自己的一种方式。
8、回本朔源,从羽毛球的活动中深刻的了解自己。
9、超越自己,沉静返空灵。
艺术是就是这样的一种创造过程:从无到有,又再次超越,回到无,而这个无是包含一切的无,是永不停留、无固定形式的无。
六、表达自己
打羽毛球是为了表达自己,而不是为了赢得比赛。明白这一点后你就知道,打球不是为了赢,也不是为了打败对手得到满足感或别人的羡慕。你就不再关注比赛的结果,也不会因此而紧张焦躁,而是跟随着球羽毛球去表达自己。在表达的过程中,你不让别人的模式限制自己,甚至不拘泥与自己的独特性。羽毛球就是一种工具,是你表达自己的诸多方式的一种。就像你演讲、画画、跳舞一样。通过不断的、不拘形式的表达自己,自身的技艺得到提高,心灵也逐步得到解放。只有解放我们的心灵,肉体与心灵的完全自由时,才可能完整地表达自我。在此过程中,我们不断的反省自己:自我是一个鲜活的整体,而不是被某个思想的片段所限制的僵硬的死物,它是自由无拘而不为外在的依恋、偏颇所限制的。
一个真正的高手是没有自我的。他就像一个随风摇摆的稻草人,风吹向东他就摆向东;风吹向西,他就倒向西面。他使自我完全受外在的影响而埋葬其独立的意识。对于他来说,只有觉知,而没有独立意识。而在外人看来,却有鲜明独特的风格。这就跟凯文凯利的《失控》一书里面写的一样,蜂群是没有自我的和没有领导的,但是看起来却非常有纪律,仿佛是一个井然有序的整体,他的运动方式看起来就像一只有生命的动物在运动。
在羽毛球的艺术中,一直有着如何使自己更加成熟技巧更高之问题。走向成熟的过程是一个人不断的反省自我表达的方式,不断的否定自我,进而不断的创新的一个过程,他需要对自己高度的觉察以及孜孜不倦的提高,是模仿、重复所不可达到的。
无论是凶猛嚣张的杀球打法,还是刁钻斯文的吊球打法,每一种打法都是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一个人一旦不能表达他的自我,必定是不自由的。我们通过羽毛球来表达自我独立、立足实际、灵活多变且不同于传统打法的个性,而这种表达又是不拘一格的。若要自由的发挥和表达自我,昨日一切思想包袱都要舍弃。
在羽毛球的练习中,关键的不是经验的积累,而是觉知敏锐度的提高,对事物洞察力的提高,以及对自身的了解,摒弃思想教条的限制。事物的本来面目是思想的内容,思想是装载事物的本来面目的容器。事物的本真犹如一条奔流不息的河流,如果用一个固定的容器去固定它,就等于亵渎它。将心灵专注于自我的觉知,使它能瞬间觉知到真理——而真理是各处无所不在的。倾空你的杯子,才能再次注满——空无以求全。
了解自己、了解对手,并自由的表达自己,是羽毛球的全部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