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这句话流传甚广。它究竟是什么意思?高晓松在他的《高晓松184天监狱生活实录:人生还有诗和远方》里,做出了这样的解读:
“我妈说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我和我妹妹深受这教育。谁要觉得你眼前这点儿苟且就是你的人生,那你这一生就完了。生活就是诗和远方,能走多远走多远;走不远,一分钱没有,那么就读诗,诗就是你坐在这,它就是远方。越是年长,越能体会我妈的话。”
——显然,这句话是说,人,不要只关注眼前的生活琐事,还要有开阔的眼界,和丰富的精神生活,要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如果没条件远行,那就读诗,让诗带你去远方,带你去肉体不能至的地方。——这是在告诉人们如何过当下的生活。可是这句话经过大家的演绎,就变得“精彩”得让人吃惊了。
一种演绎我很赞同——如果你不努力的话,生活就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读不懂的诗和去不了的远方。
的确,读诗和去远方都不是无需努力的轻松享受,而是需要付出努力的自我修为。
比如读诗,如果你想读懂中国古代的诗歌,那就必须具备良好的古汉语和中国传统文化功底,不然的话,面对那一行行诗词,即便是里面的每个字你都认识,也会一头雾水,不知所云。你要想读懂现代诗,起码要具备基本的现代文学知识,比如读懂诗歌所属的流派产生的背景,理解诗人通过诗中的意象所表达的感情,等等。
又如去远方。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的确是够率性,够畅快的。但是,不得不说:任何旅行都是需要前提条件的。
一是身体条件。旅行,总的感受是什么?——脚在地狱,眼在天堂。去远方,纵然能让你看到不一样的风景,但旅行,也真的是件辛苦的事情。你要足够健康,经得起旅途劳顿,能适应目的地的气候,饮食,才有可能享受旅行,享受远方的风景。
二是经济条件。一次次的”千里走单骑“之后,我不得不说:正常的旅行,都很“烧钱”。钱花不到位,即便是你的旅行攻略做得再精明,你同样会与美食、美景擦肩而过,却无缘享受它们。曾几何时,“穷游”一度盛行,似乎没有穷游过,就不足以谈青春。“驴友”更是展开大比拼:看谁更能省钱,更能蹭吃,蹭喝,搭顺风车。可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规律从来不爽。“穷游”这种旅行模式在一个个穷游的“驴友”被偷,被抢,搭顺风车时被司机强暴之后,热度锐减。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想到远方去,你必须有足够的钱。
三是知识基础。你要做足够的功课,在出行之前,对目的地景点所蕴含的文化做充分的了解,才能看懂风景,理解风景。不然的话,远行的唯一感受就是:白天逛庙,晚上睡觉,换个地方逛街;看了,全都没懂;看景不如听景;上当了,累坏了,真无聊!记得在南京明孝陵,我听到过结伴旅行的两人的对话——“明孝陵,里面埋的谁啊?——“不知道,应该是明朝的皇帝吧!”——“这些石人石动物都是干啥的?”——“不知道,看着雕得也不太像啊!”——这就明显是缺乏知识基础,如果他们事先能够对明孝陵稍作了解的话,走在明孝陵的神道上,他们至少能够知道,自己正在走近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那些个“看着不像”的石人,石动物,其实是规格最高的石像生……这样,他们的感受肯定会与不知道这些的时候大不相同。
总之,不论是读诗,还是去远方,都需要我们努力,让自己成为有能力做这些的人。不然的话,除了眼前的苟且,你真的什么也做不了。
对这句话的另一种演绎,我不敢苟同。——等我……我就去读诗,去远方。——在这种演绎下,拖延,拖延,诗和远方永远在未来,但却从未真正出现在生活中。“等我……”这一等,很可能就是一生。
读诗和去远方,的确需要诸多条件,但这并不能成为我们把诗和远方推给未来的借口。只要我们真的想读诗,真的想去远方,就完全有机会给自己创造条件。比如,现在信息技术,已经让诗歌不只是能够栖身于尘封的古籍里,留存在诗人的文稿中。只要我们想读,就随时能够读到它们。读懂诗歌所需的文学知识,也不再是文学专业大学生的“专利”,听听各个大学的公开课,读一读相关的资料,我们同样可以做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再比如去远方——坚持运动,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就能够让我们有个足以享受旅行的好身体;旅行攻略,背景知识,只要我们愿意找,就一定可以找到;只要我们愿意读,就一定可以了解。总之,只要我们真的愿意去实践,诗和远方,就不止存在于在未来,而是可以存在于当下的生活中!
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新的一年,愿我们能够不为苟且遮望眼,过心怀远方的诗意生活!
(注:这是我2018年2月18日写的随笔,首发于我的新浪微博@历史的天空Qi,原链接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208894921603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