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细想一想,我们是不是每天都生活在说服与被说服当中?
带货直播的主播们口若悬河地推销产品,观众们几秒钟内被点燃,雪片似的订单飞来,如李佳琦这样的头部大腕,一场直播就能带来成上千上万的销量;
很多父母苦口婆心地叮咛孩子,好好工作学习,少花点时间在手机游戏上,饭桌上说,追到卧室里说,电话微信里说,可悲的是收效甚微,孩子置若罔闻,父母疲惫无奈。
可见,无论是父母、教师,还是领导者、经理、企业家、雇员和销售人员,都需要说服技能,说服力已成为我们需要具备的最基本的技能。
如果你可以有效展现自己的想法并说服他人,你将拥有更强的影响力,获得更多的尊重,取得更好的销售业绩,和教育效果。
如何能成为一位优秀的说服者?加拿大科特·W.莫滕森专门创建了说服力研究院,在说服力、动力和影响力方面研究了近20年,并将研究成果撰写成了畅销书《说服力的十堂课》等书籍,对人们的生活和职业生涯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这本书内容厚重详实,类似于提升说服力的一本武功秘籍,翻开此书,你首先会被密密麻麻的四号字体排版吓懵;深入阅读后,你又会被作者严谨的治学态度,学术论文般的内容演绎打动。
全书共分为三大部分,结构清晰,按照传统的逻辑模式——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架构完成。
一、什么是说服力商数
说服力是不是天生具备的?NO,作者在这部分强调了说服力是后天习得的,完全可以通过学习掌握说服技能,只要花点时间就可以用这些技能武装自己。
他破解了说服力密码,分析了一些卓越说服者所具备的通用特质,比如:信息充分、教育良好、知识广博、诚实守信、积极主动、善于倾听等等。
“拥有说服力”这样虚无缥缈的问题,就转化成为如何拥有上述这些特质的问题,有形具体,有习得方向,再能够熟练地运用说服技巧,就能使说服力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二、影响说服力的几大障碍
“知其然,才能知其所以然。”作者在这部分分析了影响我们说服力发挥的10大障碍,结合了大量的案例、实验数据,还引用了心理学的研究成果。知道障碍是什么,才能扫清路障,畅行无阻。
列举我觉得有意思的,也比较常见的几个障碍:
一是乌比冈湖效应。来自于美国喜剧演员盖瑞森·凯勒自创的词汇,是指每个人都自我感觉良好,觉得自己方方面面都在平均水平以上。验证一下,你是不是也是这样。
比如你是一位老师,让你评估自己的教学水平和受孩子的欢迎程度,90%以上的人都会觉得自己达不到优秀,至少也达到良以上,排在自己后面的,放眼望去,身后还有一操场。
因为有乌比冈湖效应,很多人会对自己日常生活范围内各项标准都做出乐观的估计,甚至是离婚的可能性,从而也导致自己裹步不前,进步缓慢。
二是打工者思维。意思是指,我们多数人都认为自己是给老板打工的,按时或按件拿固定报酬。作者在这里揭露一个真相,我们的工资是由我们的表现决定的,在别人眼中,工资反映的就是我们的真实价值。
所以HR在招聘人员时,会习惯性地询问应聘者,你期望的薪酬标准是什么?这里也是试探你个人对自身工作价值的估值,公司录用你以后,会结合你对自己的评估,再对你的价值重新估价,确定你的薪酬标准。
所以,我们要提高我们的收入,就要停止抱怨,不断提升我们的知识、水平和才干,就会有更多的选择和机会,我们个人的价值才会随之提升。个人的经验是,不躺在原来的薪酬标准上,不拒绝有难度的工作,做好后,加薪机会自然会来。
书中还介绍了“说话太多”“害怕被拒绝”“缺乏准备”等,也都是常见的障碍,篇幅有限,不再展开。
三、如何提升说服力
书中的重点是第三部分——怎么做,即提升说服力的10大技能,也是本书的核心部分——说服力的十堂课。
重点介绍触动我的第一个技能,对思维进行编程,做好顶级说服者的心理准备,相信也能让你有所受益。
一是直面恐惧。据研究,人类与生俱来只有两种恐惧:一种是对跌落的恐惧,一种是对噪声的恐惧。其他都是习得的,也是可摆脱的。
摆脱恐惧唯一的方面就是面对它。每项新技能都是需要大量重复训练习得。很多人都害怕登台演讲,国际著名沟通学专家菲利斯·门德尔说:“如果在演讲和下油锅中做出选择,很多人会选择下油锅。”
演讲对很多人来讲,比死还可怕,喜剧演员杰瑞·宋飞说,人们宁愿做躺在棺材里的那个,也不愿做致悼词的那个。
克服演讲的恐惧是直接面对它,不断练习,做好准备,增加临场经验,习得演讲技巧。
二是拥有健康的自尊。自尊就像一面反映心理状态的镜子,如果无法保持健康、平衡的自尊,就无法说服他人,因为你首先要说服自己,让自己高兴和舒适时,你才能影响别人。
生活中很多低自尊(表面上表现的是高自尊)的人,喜欢拿自己的长处比较别人的短处,这样自我感觉会好些。殊不知,一个人的价值是内在的,与外部任何成就都无关,不管外部成就有多大。
保持健康自尊的方法是,激发自信,不要贬低自己,不与别人作任何比较,与自己对话,你可以决定自己成为什么样,做什么事。
三是发现真正的快乐。戴尔·卡耐基说:“得到你想要的东西叫成功,你确实想要你所得到的东西才叫快乐。” 我们所谓的成功往往也都是外在的标准:金钱、地位、房子、车子,没有和内心安宁和人生意义关联。
为什么孩子一天能笑100次,而一个成年人一天平均只笑15次?因为孩子会在简单和单纯的存在中找着快乐,不会去想要讨好别人。
一个优秀的说服者往往是懂得真正快乐的人。当你对自己做的事情内心笃定,充满安全感,对未来走向也感到很确定,你就找到了真正的快乐。
写在最后
说服既是科学,也是艺术,在理解人性的基础上,不断习得说服力技巧,实现和商业伙伴、家人、朋友高质量的交流,是我们每个人追求的一种状态,也会助我们实现工作生活的双赢。
《说服力的十堂课》通过大量的例证、分析、总结和案例,提供了可习得的十大说服力技能,按照书中的方法练习,你的说服力会得到大幅提升。
我是极昼之光明:一位爱生活,爱远足,爱记录的人,愿与您分享所见,所闻,所思和所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