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是以转行产品为目标,那么我当前的学习内容,就应该是以拿下一份产品Offer为愿景的。
会不会有人问,为什么不是成为一个牛X的产品大咖!
哈哈,其实这是一个好问题。但要回答起来,我的原因是最简单的,如果定义一个过高的目标的,每一个步骤都以“完美”或“理想”的条件来要求自己,恐怕结果会很难达成,甚至特别容易半路放弃,而如果以一个最小可行性目标为基础,那么不论如何,计划应该都是可行的。在一个阶段内,一定会产生成果。
我自己虽然身处软件大公司,每天接触产品经理们,早已见惯他们受困于各种业务员方需求,老板需求,甚至和下面的人沟通时都对需求吐槽不已。但又还是迫不得已需要执行下去。但不论是把这项职业看成工作,还是看成事业的人,要跨行成为产品就要拥有对应的技能。
对所有产品来说,走完一个产品开发的生命周期大致如下:
需求调研,分析
产品设计,开发,测试
上线,推广
数据分析,重复以上流程以迭代
对初级产品经理来说,什么需求挖掘,用户调研,市场分析... 这种一个结论就可以奠定产品的反向的大工作,几乎不可能轮到ta干的!就算要干,也是无关痛痒的小模块里做这种活。毕竟他能承担后果的可不多。而最大的方向性问题,哪怕是由用研经过调研给出了相关结论,也最后是老板来拍板做与不做,和怎么做的问题的。
初级的产品应该以走通流程为准。熟悉各种产品设计的思路,工具,开发的框架,以顺畅的完成需求不至于频繁出错为目标。
中级的产品经理已经对一个公司的常规流程,和部分小突发事件较为熟悉,通晓各种情景下自己的职责。相比初级产品,ta应该可以独立的负债一个不小的模块,为其KPI负责,对很多宏观走向渐渐有了自己的判断,能初步把握产品行业的方向,不说先知先觉,至少能后知后觉的跟上步伐。
高级的产品,或神一样的产品,我就先不评论了,他们通常参与了自己的产品的兴衰,对行业有着最前沿的风向敏锐度。但是这种好运不是每个人都能有的。比如现如今C端产品趋于饱和,倒是让B端产品的培训也多了起来。B端产品对于使用环境,人群则没有C端那么大众化,以我不多的小经验来说,受限更多并且对开发协同这类逻辑性要求更强。
大概已经罗列了自己要学习的框架,接下来就是填充一个初步的骨骼了~ 我会把每个步骤都入个门,然后再一步步丰富其血肉和皮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