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讲的是父母如何理解孩子,这一章讲如何让孩子理解父母。只有相互理解,才能相互包容关爱,亲子关系也会越来越和谐。
有一个视频采访,记者问妈妈,如果满分是十分,你给自己的孩子打几分?
妈妈们大多打七八分,也有打五六分的,言辞间都是对孩子的不满和失望。
轮到记者问孩子们,如果满分是十分,你给自己的妈妈打几分?
无一例外,孩子们对自己妈妈的评价都是满分,还有一个孩子给妈妈打了一万分。
在孩子心目中,妈妈就是完美的存在。但是随着年龄长大,孩子却越来越不愿意和父母说话,甚至有的都像仇人一样。这是什么原因呢?
控制,唠叨,攀比,嘲笑,打骂,父母的这些“一切都是为了你好”的行为,将孩子推的越来越远。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自我意识觉醒,他们一方面离不开父母生活上的照顾,一方面在精神上又极力摆脱父母的照顾。他们渴望自由平等、被尊重和认可。
那么,父母应该如何让孩子理解你的用心和辛苦呢?
一,多和孩子沟通。沟通是维系亲密关系的纽带。所谓的沟通不是双方正襟危坐正儿八经的讲大道理,这样只会让亲子关系变得更加生硬。而是闲聊,聊生活日常,最好能聊孩子感兴趣的话题。当孩子的话匣子打开,他会慢慢的进入放松状态,也会觉得和你聊天很开心,亲子关系也会变得越来越好。这时候你再对他说话,他才更容易听进去。当然,闲聊就像饭菜里的调味品,会让饭菜变得有滋有味,但不能当主食,否则就物极必反了。
二,如果遇到敏感的话题或者不好意思说出口的话,可以用写信的形式和孩子沟通。写信有两个好处,1,如果你正情绪激动,写信正好可以宣泄你的情感。当你发泄完了,再回头看自己写的东西,你会庆幸自己不是当着孩子的面说这些话。2,以写信的形式沟通,有转圜的余地,你可以慢慢的思索,斟酌用词,这样就不会因为说话不当而发生冲突。
三,多给孩子一些赏识和肯定。
马斯洛说:人有自我实现的需要,获得赏识就是自我实现的最大途径。
一个经常被嘲笑被否定的孩子内心是不健全的。这样的孩子往往沉浸在内心的自卑中,很难愿意去理解他人。
赞扬孩子要注意三点:
1,赞赏要及时。如果孩子做了一件好事,父母要及时给与肯定,及时的赞赏可以强化他的记忆和感受。
2,要根据具体的事物进行赏识和表扬。也就是说夸奖孩子要对点儿,不能空洞洞的说“你真棒!”
3,发自内心的表扬孩子
孩子虽然年龄小,你是敷衍他还是真心夸奖他,他很清楚。如果你的表现很浮夸很虚假,孩子也觉得这个表扬没什么大不了的。所以,夸奖孩子一定要发自真心,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真诚。
没有一个人一生下来就会做父母的,都是在做了父母之后才慢慢的学会了做父母。有句话说,人的一生有两次成长的机会,一次是小时候,父母教你怎么成长,一次是做了父母,孩子教你怎么成长。在教育孩子这条路上,和孩子一起成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