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晓芳:笔墨游心 丹青抒怀

在艺术家的笔道里藏着取过的法、学过的艺,还藏着走过的路、读过的书。一笔一墨尽显性情,一色一彩尽显心境,甚至还流露着生活状态、品味格调、精神面貌。看楼晓芳的作品就是如此。

楼晓芳能书、善画,书法,她以行书、行草书,用功最勤,绘画,她以花卉、山水,用情最浓。

一定是血脉之中天生流淌着艺术的基因,也一定因为真诚而纯粹地喜欢艺术。在人生道路上,楼晓芳跌宕过、起伏过,也挣扎过、绚丽过、困惑过、畅然过,然而,书法、绘画却始终是她难以割舍的情素,让她不能释怀,仿佛那是她幸福的源泉、是她快乐的基点,也正是因为对书法、绘画的一片真情,才让楼晓芳在困惑之时,添墨理纸,排解心中壁垒;才让她在绚丽之时,心里留点淡泊,宁静而求远;才让她在人生起伏跌宕之时,安顿灵性,散去百感情绪,以淡泊的态度写一份休憩的时光,以畅然的心境绘一份安宁的自处。

“忽然绝叫三五声,满壁纵横千万字”。虽然这是描写怀素写草书的情景,但是,无疑,这也是一种状态、一种情感,更是一种境界,如画、如诗。看楼晓芳写行书、写行草书亦是如此。

看楼晓芳写行书、写行草书,虽然没有怀素之醉态,却有自我之情感,那情感是涓涓细流,注入心田,温润性灵。

楼晓芳书法作品《大林寺桃花·白居易》《相思·王维》

看楼晓芳写行书、写行草书,可以看到舞蹈的曼妙、词曲的韵律、诗歌的韵味,以及舞蹈、词曲、诗歌不能到达的意蕴。

在楼晓芳的点画之中,藏着她的人生阅历,在楼晓芳的线条之中,藏着她的品格修为,在楼晓芳的章法布局之中,藏着她的生命状态。如其人、如其人生。

纵览楼晓芳的行书、行草书,可以看到,枯、湿、浓、淡、干,酣畅淋漓,纵横恣肆,很洒脱、很老辣,又恰到好处。线条游走于缣素,轻与缓、急与迟、虚与实,或翩若惊鸿,或婉若游龙,让人不由自主地想到“天衣飞扬,满壁风动”的高古游丝。若细究其理,可以看到王铎、傅山之质,如线条的婉转;可以看到“颠张醉素”之意,如线条的飘逸;可以看到张瑞图、董其昌之姿,如线条的变幻……,而线条与点画的交融所呈现的章法则有情、有景,那线条似若带着浩渺之情愫、那笔法仿佛叠现着苍茫之佳境、那章法又似若蕴含着无尽之意。

再看楼晓芳的字体,或纵横恣肆、或神采飘举、或俊逸洒脱,形态各有侧重,各呈风采,却又因势利导。从中可以看到楼晓芳熔铸了多种草书、多种行书的优长,比如草书名家张旭的开合、比如行书名家董其昌的风神、比如“二王”的品质,虽无意为之,却随处可见,显然,这得益于楼晓芳对传统书法的锤炼与融合,也得益于她对书法艺术的灵思妙悟和独特思辨。

乍一看楼晓芳的行书、行草书,某些字形好像有点夸张、某些布局也似若有点超出常理、某些笔法也仿佛从未见到,恍恍然,给观者一种颠覆传统、变革传统之感,然而,事实却非如此,那是深挖传统的结果,那是广收博约的升华。多年以来,楼晓芳竭力在传统的共性之中,挖掘一种个性的书法形式,为此,她笔耕不辍,上下求索,不知疲倦,然后,基于积学厚养,借助独特的书法才情而赋予了传统行书、传统行草书一种独特的形式美,又通过对书法的理解和妙用而赋予传统行书、行草书一种视觉张力。

楼晓芳书法作品《金缕衣·杜秋娘》

也正因如此,外行常常总以为楼晓芳“叛经离道”了,以为她“标新立异”了,却给懂书法者、书法同行带来一种“新不离古,亦古亦新”的惊奇。比如楼晓芳总是通过“以意写形、以情写形”的笔法写行书、写行草书,笔尖的提按总是随着心意的变化而变化,有转使、有勾挑、有欤侧,笔意丰富,连绵不绝,而千变万化的笔法则自由生发,充满意趣。更为妙绝的是线条的穿插、呼应,如山水画一样云烟变幻、飞瀑流泉,观之,情感飞动,品之,形质俱生。显然,这是心境的折射,更是人格、修为、艺术的结晶。

艺术需要激情,有激情才能写的开心、画的投入,艺术也需要动力,有动力才能写出成绩、画出非凡,艺术更需要才情,没有才情的艺术则是工艺、工匠,而充盈着才情的艺术才是生命的绽放、是灵魂的升华。

除了书法,对于绘画,楼晓芳好像也有着无穷的动力、好像始终充满激情。在楼晓芳的画里,可以看到有别于他人的才情,那才情带点无师自通的意味,还带点“灵思渺悟”“脱其凡俗”的气质。

看楼晓芳的绘画,让人心生愉悦,想必,楼晓芳画画时,心情也是愉悦的。事实上,艺术的本质就是为了给人以美的享受,而美则源于心灵,生发于笔触。唯有“爱之心”,才有“情之切”,也才能在可观、可感的平凡之中发现美、创造美。可是,总有很多画家冷漠于平凡生活、冷漠于大千世界,所以,很多画家的作品也都像高级的外套,华贵,却让人生厌,而楼晓芳的绘画则由内而外地散发着有趣的灵魂,这因为她的花卉、她的山水都是大众共有的情感体验,这种共有的情感体验对她而言,如同对一个饥饿的人一样,让她渴慕,观者也在她那一幅幅山水、一幅幅花卉之中,心意连连,情满意足。

楼晓芳的花卉枝叶纷披,扶疏交映,花卉、花叶、花枝,虽在楮素,“枝活叶动,茎瘦节疏”,仿佛临风摇曳,参差掩冉。楼晓芳的花卉用笔、用墨,或泼、或写、或皴、或扫,色浓墨郁,恣肆老辣,应手随意,造化出神。虬枝、老干、枯藤、嫩蕊,一切皆似,又都不似,一切皆不似,却又极似,似与不似之间,不媚俗、不欺世,情满枝叶,意满花蕊,仿佛“举首忽观不是画,低耳静听似有声”。

楼晓芳的山水师造化,得心源,“搜尽奇峰打草稿”,也“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她能画出北方山水的雄强,也能画出南方山水的温润;她能画出皴、擦、点、染的意境效果,也能画出“景随步步移”的真实体验。具象,她可以画出自然之美、眼中之美,意象,她可以画出“荒荒油云,寥寥长风”。

楼晓芳书法作品《我爱君时君不惜 君惜我时我别离 茫茫世间和为贵 有情之日要珍惜》

书法、绘画,从中,仿佛可以看到楼晓芳血脉愤张的激情,也仿佛可以看到她那“澄怀昧道,卧游畅神”的心性情感。

行文至此,不由感慨:“生活在喧嚣浮躁的当代画坛,每一个画家都奔波忙碌,熙熙攘攘,或追名、或逐利,却很难引起波澜,唯有纯粹之心才能获得一份安宁,也唯有心境安宁才能笔墨于游心,丹青于抒怀,艺术也才能关照自己的内心,温润他人的情感。”楼晓芳以淡泊之心行有为之事,以纯粹之心笃定艺术,她的艺术也悄无声息地契合着观者的情感,让人观者遐想神游。也正因如此,楼晓芳的绘画无需大张旗鼓地宣传,也无需东奔西走地造势,只需偶尔侧露一点风神便很快给观众心田注入一丝温暖,如一缕阳光,那阳光如在罅隙的树林里、如在浮动的水面中,无意之间,瞥上一眼,却很强烈。

(桑干)

作品欣赏

文章转自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