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这一生很长,会经历不同的阶段。有得意忘形的、有生活失意的,有一直在路上的,也有正在煎熬彷徨着的。这一切并不是偶然,而是必然的,区别只在于这些发生在你身上时你的反应和态度。
有句话这样说,你之所以在彷徨和煎熬,是因为你不满现在的状态却没有能力去改变它。是的,现在绝大多数现代都市人都会有这样的状态,不安于现状,却没有能力去改变它,更多的时候只是纸上谈兵,却不会付诸行动,过得很是浮躁。
据说对生活失去热情,经常抱怨和不善待生活的人,很容易遭到生活的报复。不知道你体会到了没有?最近这两年,自己感触特别深。倘若你对生活失去了激情,生活就回赠你枯燥乏味的生活。倘若你经常抱怨生活这不如意那不如意的,生活就会蒙蔽你的双眼,让你看不清周围一切美好的事物,让你的生活只有黑白两色。倘若你不善待生活,整日黑白颠倒的过活着,生活就会还你一具孱弱的身体,整日弱不禁风,面黄肌瘦,药不离身。谁说生活不会报复?这些不都是报复吗?
富兰克林说过,有的人25岁就死了,只是到了75岁才埋葬。是的,我们很多人过早地将自己安排进一个静止的生活模式,在这种状态下,有时候看起来很忙,但却活得无意识和无意义。很喜欢富兰克林的这句话,他讲述的是一个人面对人生的一个态度。我很怕,怕整日做着些没有意义的事情。怕我在这24岁的美好年华里死掉,活得像个活死人,犹如行尸走肉般。怕我总是忙忙碌碌,却总没有意识自己都在做些什么,毫无意义。都说,九零后都已步入中老年人,上了年纪总是容易瞻前顾后,前怕虎后怕狼的,不过说白了,这些完全取决于你自己的心态罢了。这样的活法你不开心,那便换种活法,没什么大不了的。最重要的是,人活着要有信仰,不要让自己过早“死”了就好。
最近看了一部电影《七十七天》。刚开始是抱有打发时间的心态去看的,可是这片子越看越让人陷入其中,仿佛自己就是里面的主人公,这部电影代入感特别强,也可能是太向往那样的生活,总觉得身临其境。我喜欢这片子里的男女主人公对追求自己生活的那种态度,刚强,勇敢和乐观。看着男主一人独自穿越羌塘无人区,中途遇到的凶险根本无法预料,面对的种种磨难,他都没有放弃自己,他的那种求生欲让人看着很是动容,太过去强烈的东西特容易感染人。记得有个片段印象特别深刻,洪水发难之时,男主在那种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的情况下,还不忘去救那只被洪水困住的小狼崽,很喜欢这个片段,人在面临生死攸关的时候还保留人性的真善美,真的难得可贵。男主在独自一人穿越羌塘无人区时,长期面临的那种孤独,寂寞和绝望并没有让他的意志力消沉,那种刚韧的毅力总是让人不由心生敬意。他们对自由的那种信仰也让人为之动容和敬佩。这部电影的画面给人视觉冲击力也很强大,想要留下美好的东西,似乎总会有些代价。至于代价的价值,也取决于个人自己的衡量。
在电影《罗马假日》里中提过一句话,那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喜欢享受那种一直在路上的感觉,这样才不会觉得自己已停滞不前,像个活死人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