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恨歌》,作家王安忆的长篇巨著,此书获得了矛盾文学奖。它讲的是上海女人王琦瑶在时代沉浮中飘摇的40年人生,从“上海小姐”到“死于他杀”的故事。
时代的巨轮轰隆隆往前开,每一个选择或许就会影响人的一生,那么个人被巨轮裹挟向前时会如何选择?上海女人王琦瑶每一次交出的答案,都在默默地改写她的人生。
受过教育的王琦瑶在面对类似年轻人就业这样的问题上,她选择了——竞选上海小姐,在当时来说台上风光无限,实则对个人的发展无实际意义,用劝说她的导演的话来说:这是权钱游戏,以权势定桂冠,去参加竞选纯属爱慕虚荣,就算选上也是过眼云烟,终究沦为权势的玩物。可王琦瑶不听,她偏偏要试试自己的“实力”,去竞选一番,当然结果也如她所愿:拿下第三名,人称“三小姐”。
正如劝退她的导演所言,“三小姐”的荣誉如过眼云烟,不过是橱窗里供人流连忘返的美丽泡影以及无所事事的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也成为将她锁在笼里当“金丝雀”的导火线。而王琦瑶原本是一个机敏,聪慧的人,她本可以不做金丝雀。
上海某百货剪裁活动中,因权势人物李主任对她的印象颇佳,王琦瑶得以成为剪裁嘉宾,整个过程中聪敏的王琦瑶知道自己被有权有钱有妻有妾的李主任“相”中后,主动投怀送抱,并且不问对方任何细节,甘心情愿被他圈养在“爱丽丝公寓”。面对如此纯粹的猎物,就连猎手李主任都觉得不可思议。彼时,王琦瑶19岁,正值青春年华,人生黄金年龄,且不谈王琦瑶对中年大叔李主任是否怀有爱情,在归宿这个问题上,王琦瑶选择了权势,选择了安逸,选择做一个每日数着自己的影子过日子的女人。
这样的女性不止王琦瑶一个,在爱丽丝公寓,到处都是像王琦瑶一样的人,过着同样的生活——被圈养在豪华舒适的屋子里,与外面的世界几乎断绝联系。
直到解放后李主任的飞机坠毁,王琦瑶才结束这种被圈养的生活,随后过上飘摇的生活。
在这之前,王琦瑶原本正与爱慕她的程先生约会,程先生是一名职员,业余时间兼职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摄影,也因摄影结识王琦瑶,程先生一心一意奔赴王琦瑶,终生未娶,实在是王琦瑶的良人。如果按正常的轨迹发展下去,王琦瑶也许会收获一份普通人的幸福:有一份正当的职业,一个深爱她的丈夫,一个乖巧的孩子。
一念之差,千差万别。
小说还讲述了王琦瑶后来扑朔迷离的情感生活,特别是老克腊那一段让人揪心不已,青年老克腊自以为怀念旧东西喜欢“旧时代的人”,从而追随中老年的王琦瑶左右,直到醒悟后方转身离开,而王琦瑶为了留住老克腊在身边陪伴她,竟拿出当年李主任给的金条作为交换条件,她从心底相信人人喜欢金条,老克腊也一样。此时的王琦瑶,与李主任又有何差别?
讽刺的是,最后王琦瑶的死,也正是死于李主任给她的金条,曾经被权钱困住青春,到头死于用青春换来的金条。一次随心所“欲”的选择,改写了王琦瑶的一生。
其实,对我们普通人来说也是一样,当站在分叉路口时,未曾感觉得到一次选择足以改变终生,正如这段话所言:
当你老了,
回顾一生,就会发觉,
什么时候出国读书,
什么时候决定做第一份职业,
什么时候选定对象而恋爱,
什么时候结婚,
其实都是命运的巨变,
只是当时站在三岔路口,
当时还以为是生命中普通的一天。
我不喜欢王琦瑶,也希望现代女性中少一些像王琦瑶这样的人,谨慎面对每一次选择。不倚仗,不依赖,不盲目。
小说故事情节很精彩,也写尽了1946年-1986年这个时代的动荡,以及在时代裹挟下小人物悲欢离合的命运。
唯一体验不太好的地方是,小说是长篇,描写环境和交代背景的地方有点累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