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向君王提出好的建议一向都是臣子的职责。但每个君王脾气秉性都不一样,有像唐太宗李世民一样欣赏重用直言不讳听魏征的明君,亦有像秦二世胡亥那样听不得一点建议滥杀忠良的昏君。古人云:“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可就人的本性而言,又有几个人真的能心平气和地听取各种人的逆耳忠言呢?所以,想劝人听取你的建议,需要技巧。
今天,我们就来谈一谈关于先秦几位有高超劝谏技巧的臣子。他们就是邹忌、烛之武和触龙。他们各自用了不同的劝谏策略,但纵观全局,又有许多相同点。
首先先来说说这三个人在劝谏上的不同。
邹忌作为齐国的士,为了让齐国更加强大,向齐威王进言。邹忌并没有一上来就直言齐国目前的各种问题,而是先给齐威王讲了一个关于自己的故事。他的妻、妾和客都因为有求于他而说他比徐公美,自己被人所蒙蔽。借由此推及到齐威王身上,齐威王作为一国之君,“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随后说出“王之蔽甚矣”。这样从自身小事说起,见微知著,既保证了齐威王的地位与威严,又顺理成章地让原本的“逆耳之言”转化为“顺耳之言”,齐威王自此广开言路,集思广益,齐国日益强大。
烛之武的劝谏过程更像是一场他与秦伯之间的心理战。在秦晋即将联合灭郑之际,烛之武临危受命替郑国争取一线生机,可谓“奉命于危难之间”。烛之武见到秦伯后首先便先服软示弱,让秦伯在潜意识里放松警惕。之后又站在客观角度分析秦晋联合攻郑的好处和坏处,让秦伯自己权衡利弊。最后运用离间术,谈及昔日晋国过河拆桥,一针见血,让原本就是因利而聚的秦晋联盟土崩瓦解。烛之武知道,秦伯何其明智,所以并没有试图用花言巧语把秦伯搞晕。他的成功在于他清楚地认识到国家之间只有利益没有朋友,从最薄弱的点切入,一击致命。最终不但瓦解了秦晋之好,还建立了秦郑之盟。
触龙的劝谏过程可谓成功于无形之中。纵览全文,触龙和赵太后只不过是在聊天,不知不觉中,赵太后就答应了送子质齐。但仔细品读文章,才会发现触龙高超的劝谏技巧。刚开始,触龙只是和赵太后聊家常,聊自己的孩子。这对于家长来说,再正常不过了,让刚刚在朝堂上大发雷霆的赵太后消了气。而这,便是触龙劝谏的开始。逐渐的,他开始和赵太后聊起如何教育孩子和自己教育孩子的体会,认为孩子只有经过磨炼才能成长。这便和送子质齐让长安君经受磨砺联系起来。最后,触龙把长安君与国家大事联系在一起,让赵太后认为送子质齐其实是一举两得的好事,既能磨炼爱子又能解决赵国危机,便亲口说出送子质齐。
表面上看,邹忌、烛之武和触龙三人的劝谏之路各不相同。但事实上,他们三人的故事颇为相似。
首先,我认为他们所劝谏的君王都不是昏君。昏庸无道的君王是油盐不进的,而齐威王、秦伯和赵太后都接受了他们臣子的谏言。这说明至少他们不刚愎自用,肯听他人的话。
其次,邹忌、烛之武和触龙拥有极高的情商。他们都是心理学家,懂得君王心里所想,在保证君主威严的同时,顺利谏言。把“苦药”变成“甜药”的同时,药性未减。
虽然邹忌讽齐王纳谏、烛之武退秦师和触龙说赵太后已经过去千年,但时至今日,他们的劝谏艺术仍有我们可以学习的地方。
在工作学习中,小组作业团体活动不在少数。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看法,有时这些看法甚至是完全相悖的。所以在交流学习中,常会出现一些摩擦。那如何减少摩擦,让大家的观点有机结合变得更加完善呢?从以上三个故事中,我们可以学到很多。
第一,在陈述自己的想法时,可以举一些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以小见大,见微知著,让同伴们容易接受。第二,通过讲述共有的经历或感兴趣的领域使大家产生共鸣,比直言直语更能得到同伴的认可与支持。第三,站在客观的角度分析问题,让大家认为你是一个很理性的人,从心理上获得认同。
唐太宗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古鉴今,是我们提升自我修养的重要途径。让我们一起从古人的劝谏艺术中汲取更多的知识,带着智慧走入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