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蒲松龄的《狼》。
一开始问孩子们,谁读过《聊斋志异》?科代表熊鉴雅站了起来,说她读过几篇,我说:"你能不能挑里边你印象还深刻的故事给大家分享一下?"他说《画皮》最难忘,但那故事太长了,我追问:你看过电影版《画皮》吗?她说没有,我建议她以后不妨看看,可以比较下电影与原著的不同。"要不你讲个简短的吧",于是他讲了一篇《绿衣女子》,他讲的惟妙惟肖,语言生动形象,一下子吸引了全班同学,大家都仰着小脸,瞪大眼睛,认真的听着。
我问她,你读故事时文言文能读懂吗?他说自己大体能读懂意思,个别不懂的,就参看下面的白话文,我说:“这是一种很好的读文言文的方式。《聊斋志异》的故事性很强,大家对一些短小的文章反复读两遍,应该也可以猜出大致意思,那么今天我们要学的《狼》就采取这种猜读的方式,预习导读里边也有提示这种方法。好,现在大家不看课下注释,默读课文,看能理解多少故事内容,如果不懂的地方可以先用猜的方式。"
孩子们兴致勃勃地读起来,读完了,我让同学来说说自己领会的故事大意,bby站起来,把整个故事讲述了一遍,基本上是对的,个别明显的不足,我予以纠正,比如说,“股"是大腿,他说成屁股,还有那句"意将隧入以攻其后",她说得很模糊,我在黑板上通过画几笔简笔画,轻松地让学生明了其意。
我说,能够看懂故事大意的举手,全班基本上都举手了。"那好,对于细节问题的斟酌,我们再结合课下注释来看,看你刚才猜读的内容是否和书上解释的一致。"孩子们看书时,我就在黑板上板书了四组题目,第一组是重要的字词注音,挑选了八个,第二组是古今异义词,第三组是一词多义,第四组是动词活用。等孩子们看完,我说:"现在老师就来验收你们自学的成果啦。"先把班级分成四大组,每组对应一组题目,比哪组答题最准。先给每组三分钟准备,我故意说:"我会随机抽每一组的代表。"于是每个孩子都看得非常仔细,紧张的准备着,后来每组我分别挑语文程度中等偏下的同学上去写,他们写好后,我开始给他们打分了。这一环节全班同学高度专注,而且热情高涨,因为这分代表了他们小组的成绩呀,得满分的就噢噢--欢呼雀跃,有一点小失误的,就唏嘘啊呀一片。哈哈,群体竞争的形式孩子们永远都喜欢。四位同学的战绩整体上还不错,两组全对,另两组都是90。整堂课气氛非常活跃,所有孩子都很投入,甚至下课铃响了,他们还叽叽喳喳讨论着。
于是反思文言文教学。学前面几篇文言文时,我大都是启动常用的"程序":先读熟课文,然后结合注释疏通大意,再一段一段的来讲析。尽管讲析时我会力求生动有趣,但老是用这种"上课三部曲",孩子们肯定会有些倦怠。那么今天我换了一种新的教学方式,结果孩子们就表现出极大的热情,而且从实际教学效果看,成果巨大。
这次创新的灵感来自于余映潮老师的一个设计片断,当然我进行了再创造。看来多研究名师课例,多思考,多实践,课堂上就会生出许多惊喜。
为自己的这一次文言文教学的小创新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