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精髓,不在乎学识的高低,在乎遭遇挫折后的百折不饶,越磨越像海洋深处的水,虽然缓慢,却蕴含排山倒海的能量。
很多人,虽然目不识丁,但是逢人办事,体现一个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的精神,体现一个自己的见解,如何能够闭嘴的态度。
这其中考究的不是高明与否的问题,是修养和境界的问题。是放弃自己思想和真知灼见,用行为把道理融入无为的过程。
这种无为,是众里寻她千百度,存在与否,作用与否,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行为。
就像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彼此相互影响,彼此又相互制约。这里面,不存在你就是春,一定要一直就是春,因为我喜欢春,就希望四季如春。
事实上,无为如同夏的生长,到了秋就收、到了冬就藏。假如有人要求我们,归纳春夏秋冬的特点,一辈子描绘不完的是万事万物其中的表现形态和它们特有的展示。
但是贵人可以从经历中,总结出四季交替变化的规律以及方向,推演出规律后面,必须坚守的东西,深刻弄懂,春生夏长秋收冬藏,需要敬畏的是什么?如何针对自己的生命,去适应这种变化规律,从而觉悟自己的生老病死观,从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的规律中,如何于天地相呼应,规划自己一生中,老中青不同年龄阶段,该以一种什么样的姿态,平凡或高贵的生活。
又如何以一种落叶归根的态度,不再执着于累累硕果,纠结于一官半职的争夺中。
种子和根的意义,在这个变化的四季中,除了延续自己生命以外,什么时候遭了雷劈,服输了,只有根知道。知道——责任是什么!错误在哪里!自大是什么?就是不值钱。
骡子、驴子大了值钱,人大了不值钱。
总之,大自然中的道法自然,如何去“法”,去“效”?我的体会:不要用我们的技术和才能,去看待自然。要用一颗卑微、谦虚的心,敬畏的心,去感受就行。
领悟自己灵魂深处那个自然,如何连同自己的肉体一起,随着四季的变化,默默地万法归一——归一到种子和根上面;归一到真、善、美上面。
用朴实裸露深厚的大地,木讷呆滞中,挨着冰天雪地,去孕育新生命,去晶莹浑厚的情和久。而不是仅仅用鲜花和枝繁叶茂绽露所谓的生计。
2017年12月10日 于莱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