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童年记忆,叫做语文教课书里的“熟读并背诵”,节选自《故乡》的《少年闰土》,便是这段记忆的一部分。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由于极具画面感的文字,以及相当形象的插图,在熟读并背诵的加成下,学生们的记忆深处,永远停留着少年闰土看瓜刺猹的身影。
少年的闰土是鲜活生动、活灵活现的,中年的闰土是麻木世故、没有生气的,仿佛被人情世故弄丢了灵魂。少年玩伴落得那样一种境地,鲁迅异常触目惊心,因为他从闰土的身上照见了社会和时代,照见了无奈和悲苦,也照见了自己的过去和当下。
在鲁迅的文章中,闰土只活了那么短短的一段笔墨。在现实中,他在颠簸挣扎中度过了郁郁中年,在病痛悲凉中度过了凄苦晚年。他身上映照着普通农民家庭在当时那个大时代背景下的悲惨命运,好在如今那种锥心的痛苦已经终结,其后人走上了康庄大道,过上了安稳幸福的生活。期间数十年、几代人的经历却是沧海桑田般的境遇。
少年不懂鲁迅,读懂已是闰土(这里是音频-温柔少女音,听听看吧。)
我不写文章,只做音频,所以大家喜欢文章的话可以去 七公子小刀 的页面去看哦!
七公子小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