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公公婆婆,到那里还没坐下,婆婆就问我“你娘家有没有年龄和不不合适的姑娘,给波波介绍下。”我是最不愿意听婆婆说这句话,她最近像魔怔了一样,看见我就说这句话。
波波今年33,在农村是大龄青年了。再加上波波没房没车没工作,还有一个嘴快的妈,一个难缠的姐,找对象是挺难的。我不喜欢这句话的原因是婆婆的心态,明明是说我们那里的姑娘好糊弄。真的不知道她的优越感是从哪里来的。
“我们那姑娘有的是,但是肯定看不上波波。女孩儿到了这个年龄,哪能不考虑实际的问题呀?波波什么都没有,还有个是非的妈,是非的姐哪个会愿意和他相亲呢?”
“你去问问嘛,没准儿就看上了。”
“妈,我们那儿这个年龄不结婚的姑娘,都有买房了,能力都很强的。”
“那不正好波波没房,她有房,你帮问问,没准儿就成了呢。等波波结婚后他妈妈去照顾他姐,不跟波波一起住。”
“妈,女孩儿到这个年龄肯定都是非常挑的,能力非常强的,而男孩儿在这个年龄几乎都是没人要的。”
话都说到这个份儿上了,婆婆还不死心。“你就帮着去问问呗,这里靠城那么近,上班儿也方便呐。”
“妈,靠城近又不是城,都是农村的,人家姑娘在城里都能买得起房,还会稀罕你这靠城近的农村。”
总觉得是因为我和老公结婚的时候,婆婆什么都没有给我们。结婚后也没少折腾我俩,孩子也没帮我带过,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闹起来给外人看笑话,所以一直都迁就婆婆,对她挺好。让她以为我倒贴她儿子,才会让她有这种优越感?
婆婆今年58岁,没上过学,连自己的名字都写不出来。波波的妈妈和我婆婆是好朋友,也是一个字不识。而在我娘家,这个年龄的女人几乎没有不识字的。我妈妈比婆婆大六岁,都上过学,我二姨今年70识可多的字儿了。婆婆娘家的兄弟媳妇,比婆婆少五六岁,老大和老二都没有上过学。论教育也没比我的娘家强。
和老公结婚的第四年老公要做生意,我们俩手里没有钱,老公结婚前的钱都在公婆手里,而我的嫁妆钱,也花的差不多了。公婆借了4万给我们,我妈给了我们3万,老公四个舅舅两个叔叔,借了两万给我俩,本来不打算回娘家借的,实在没有办法了,回娘家说了小叔直接把剩下的钱给我补齐了。论和亲人的和谐度。也没比我娘家强。
我娘家虽然是山村,但大家日子过得都不穷。这几年都种经济作物,收入还是不错的。人又勤劳有儿子的几乎都在城里买了楼房,有女儿的陪嫁也都不少。论经济也没比我娘家强。
真的想不明白婆婆的优越感从何而来?我对你好,只是因为我善良,和你可能没有关系。我尊重你是因为我有教养,而不是因为你有多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