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学习写作时,头脑里冒出了第一个问题:到底什么东西值得写?
从个人写作经历来看,我坚持写过许多年的日记、也零零星星的写过影评、写过读后感、写过教学大纲、写过反思性的总结;到了工作岗位,写过公司业绩分析、写过岗位工作总结、写过评估报告。这并不算非常丰富的经历,尤其在个人日记里,很多内容逻辑含混,用词不经斟酌,条理并不清晰,也就不值得反复阅读,有时候甚至于在很多次日记里发现了重复出现的想法,可见,思考虽然已经达到了一个点,但最终竟然没有深入下去,于是人生就和文字似乎很像,你在哪里停滞不写,人生也就在哪里停滞不前了。
早期的日记本里的内容重复性高,实在没有可读性,也没有什么思想的沉淀,都是情绪的描述,因为什么事情开心,因为什么事情难过,还有一些就是表决心立志向的文字,全都是表面性的东西,对于生活的观察、人们的观察也少,局限在自己的小小世界里,没有真正的洞察、没有富含价值的思考。唯一的优点就是,没有写成流水账,还是进行了一定的取舍。
大学时代的日记里,见闻和思索开始变多,内容也更加丰富,但是思维方式的贫瘠导致写出来的东西还是缺乏可复读性,人生路变得缤纷,却没有影响自己的思考,我还是沿袭着自己的思维路径作出决策与判断,如果说那个时代有什么值得回味的,那是我结识了自己的一位音乐老师,他广博的见识和独特的思路影响了我,最直接的改变是,我开始能保持着耐心去看完一本书了,从此以后,日记里的内容多了许多前人的思想,定期把这些东西总结到纸上,可以让自己的头脑从混乱变得有序,这算是写作的一种好处,额外的收获是写字变得稍微好看一些了。
日记的内容逐渐开始涉及影视和图书后,我就专门开了一个本子去写读书笔记和电影观后感。虽然篇幅不多,但也算是从简单记录生活的所思所想转变为记录自己就一个问题、一个观点、一个故事、一个道理的感悟,从生活出发走向外部的世界,再从外部世界迁移回到自己的世界,丰富自己的思想世界,是这个阶段的特点。我发现这些东西更值得写下来,写下来就不会忘记,写下来就会更深刻,写下来,令人舒服和愉悦。
读书笔记,从一开始的摘录金句变成了就一本书结构的分拆,也就是将这本书按照自己提出的问题和自己想要的认知结构进行重新排序,但是过程是痛苦的,不停地提问、找答案、再摘录下来,有时候是把作者的话语凝练成自己的,有时候又得成段的摘录,写得很累,也很费时,不过通过这样的方式,一本书的精髓真的是掌握了,也可以用在生活里了,论效用,这是个好办法。
后来读书笔记变得不仅仅是关于书的笔记了,他成了一个自己提出问题,自己搜索答案的记录,我提出问题后,去书里查、去知乎上找、去其他网站查,再综合下来形成对这个问题独特的回答。这个过程是:提出问题-大量搜索答案-阅读-筛选-整合-摘录-形成笔记,目前涉及心理学、认知科学和方法论比较多,偶尔也将罗辑思维的某期节目做成笔记、将一篇健身方法做成笔记、将一篇写得特别好的文章做成笔记保留。缺点仍然是很花时间。
影评写得很少,写完后再看,我所谓的影评其实是另一种读书笔记,把电影作为一本有声有图像的书在读,与其说是影评,不如说是故事评论,读后感以及就其中讨论的问题从自己的角度进行解读。可能写影评的角度不能仅从简单的几个角度出发,还要考虑电影本身的特点,配乐、故事的编排、演员对角色的演绎、导演对镜头的运用、导演的叙事、戏剧性等等我猜测可能是比较重要的角度。我更倾向于写下自己从电影里得到了什么,而不会去分析这部电影,但今后,如果我觉得一部电影拍得好,深得我心,我倒可以写一写我为什么觉得它好,罗列一下喜欢一部电影的理由,长此以往,也是种进步。
在做工作总结的时候的写作,更像是复盘自己的工作,自己是怎么处理一个问题的,其中遇到了什么困难,又是怎么解决的,之后又发现衍生出其他的问题,是如何评判其严重程度的,是否需要应对,是怎么应对的,是暂时做了个记录把这个进程挂起来,还是紧接着去把衍生的问题也解决了,长此以往形成一个大框架,过段时间后,可以把同类的工作进行合并,简化,再形成一套针对不同类型工作的工作术,或者应对方法。
公司业绩分析和企业价值评估报告都属于格式化写作,能发挥的地方不多,格式通常是固定的,但我发现这可以帮助自己理清思路,把一个大问题敲碎成无数个小问题进行分析,这些格式都是公司的前辈经过无数次检验后得出的,作为新人,实在没必要标新立异,反而可以琢磨这种文章的写作格式为什么是现在这个样子,应该也能有所收获。
由此得到,任何能丰富自己思维的、能帮助自己理清思路的、能就某个问题展开思考后得出结论的、能将收获的新知识作为一种记录并纳入自己思维体系的、能减轻自己记忆压力的写作,都是值得的吧。
写作之路,正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