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鉴赏知识
1.小说概念: 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典型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小说的分类:(1)按篇幅分:长篇小说(深刻广泛地反映社会生活)、中篇小说(展示人生长河中的一个片段)、短篇小说(截取一个生活片段,以小见大)和小小说(也叫微型小说,聚焦生活的一个小“镜头”,见微知著)。
(2)按题材分:历史小说、现代小说、科幻小说、推理小说、神魔小说、言情小说、侦探小说、武侠小说等。
(3)按体制分:章回体小说、日记体小说、书信体小说、自传体小说。
(4)按表现手法分:现实主义小说、浪漫主义小说、革命现实主义小说。
(5)按语言形式分:文言小说、白话小说。
高考选小说文本,主要以长篇节选和小小说(微型小说)为主。
2、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小说四要素:人物、情节、环境和主题。
3、描写人物技巧:正面描写(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细节) ;侧面描写(对比、衬托、烘托)
4、情节结构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时前面有序幕,后面有尾声。
5、情节结构的技巧:一波三折(曲折跌宕、增强文章可读性)、(突转)结尾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线索(明线暗线、人物事物事件情感、贯穿组织、脉络清晰、结构紧凑)、抑扬(欲扬先抑、欲抑先扬)、伏笔、铺垫、照应、制造悬念(引人入胜)、
6、叙述的人称: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真实生动);第二人称(增强抒情性、便于感情交流);第三人称(不受时空限制、反映生活灵活自由)
7、叙述顺序:顺序、倒叙(设置悬念、激发阅读兴趣)、插叙、补叙、平叙
小说作用类题
①对表现人物、情节、主题的作用(表现人物特点或烘托人物形象;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为下文故事情节做铺垫、使情节波澜起伏、贯穿情节发展线索、丰富故事情节;暗示、揭示、深化主题);
②在读者阅读感受上:(引发思考、激发兴趣、引人入胜、耐人寻味、增强文章的艺术魅力)
③在内容上:(写出了什么--交代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环境、背景);
④在结构上的作用:伏笔、铺垫、引起下文、照应(照应标题、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承上启下
1、小说环境描写分两种: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2、小说环境描写考察的几个关键点:环境的特点、环境的作用、环境描写的手法。
3、(1)社会环境——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风土人情、生活习俗、人际关系)。
作用:①环境本身(交待人物活动的时代背景,反映当时特定的社会现实)②人物(交代人物身份、性格或影响、决定人物性格的原因)③情节(社会环境决定了小说故事情节的发展走向,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④主题(揭示当时社会本质特征,表现小说主题)
(2)自然环境——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景(时间、地点、天气、景色、场面)
作用:①环境本身(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环境背景) ② 情节(推动故事情节发展;)③人物(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性格心情或者为后面的人物形象作铺垫;) ④主旨(奠定感情基调、暗示或表现小说主题)
4、环境描写的手法:①修辞角度(比喻、比拟、夸张、对比、排比)②描写角度(变换感官、变换视角、动静结合、虚实结合、联想、想象、渲染、烘托)
诗歌鉴赏:
1、诗歌形象(人、景、物/意象、画面、意境) 2、诗歌语言(遣词造句、诗歌风格) 3、诗歌技巧(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结构技巧) 4、思想情感(积极与消极/情感的复杂性与变化)
诗歌表达技巧: 1、表达方式:①叙述(叙述人称、顺序、手法----对比、衬托、抑扬)、②描写(正面与侧面、肖像动作心理、变换感官与视角、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细节描写、白描 )、 ③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咏史抒怀)、④议论 2、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对偶、排比、借代、设问、反问、反复、反语、) 3、表现手法(对比、衬托、联想与想象、象征、用典、渲染与烘托、比兴、抑扬、以小见大) 4、结构技巧(开门见山、铺垫、过渡、照应、卒章显志、以景结情、)
1. BB项“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错误,诗中“穷”意为“身受压抑遭遇理想因窘,处境艰难",而不是生活的贫困。属于诗意理解错误。
2.①意为凛冽的寒风终将过去,和煦的春风拂绿枯柳缀满嫩绿的柳条好像轻烟笼罩一般摇曳多姿;②表达了诗人虽感叹不遇于时,但不甘沉沦的乐观、自勉之情。
3.CC项,“轻忽”为轻视的意思,表现了贵族子弟
的招摇过市、盛气凌人。
4.①王诗表达了对武艺超群、勇于杀敌战功显赫的
少年英雄的颂扬,寄寓了诗人早年向往建功立业的英雄主义豪情。②贯诗表达了对衣着奢华、盛气凌人、懒惰愚昧的贵族子弟的讽刺,抨击了唐代末年门阀制度的腐朽衰败。
临朝:指皇室女性亲临朝廷处理政事。古时后宫是不能上厅堂的,所以后妃要掌权就要“临朝”,临朝由中国西汉时期的吕后所开辟。 缞绖:在古代缞和绖是丧服和丧带,缞绖合在一起说就指整套丧服,后来渐渐引申出服丧。
亘古不变:永久不改变/亘古不灭:永久不绝灭 不谋而合:事先没商量而行动想法一致/别无二致:没有区别 息息相关:关系密切/休戚相关:祸福相关 扬长避短:发挥长处,回避短处/相得益彰:相互配合,从而突出各自特点。 修改病句:在青铜文明很快退出历史舞台后,石头上的书法成为可以和纸张上的文字相抗衡的唯一书写形式。(石头上的书法成为唯一可以和纸张上的文字相抗衡的唯一书写形式。) 多重定语顺序:属(时、地)数(指代性词)定形名
《林子深处》 5、结合小说内容,分析二兰子三次呼喊“大刀唻,小刀唻------”时的心理状态。 ①第一次呼喊:内心情绪的释放。在家中不被重视的压抑、进入林子后的喜悦、青春的躁动等情绪都寄托在了这呼喊中。②第二次呼喊:对自我的探寻和自由的向往。“只用心听着自己在这树林子里的声音”,意味着对自我的探寻;“树林子里绿蒙蒙的,多宽敞啊”暗示了对自由的向往。③第三次呼喊:对爱情的渴望。“她清了清嗓子,面向河西,用甜津津的声音喊了一句”表现了二兰子渴望对方回应。 6、小说节选部分题目把“林子深处的声音”改为“林子深处”,你认为这样处理合适吗?试着分析。 合适。①林子深处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故事发生在树林深处,人物活动场景设定在顺林深处。 ②有利于突出二兰子的形象特点。树林子深处生机勃勃,自然原始,衬托出二兰子单纯美好的形象特征。③有利于表现小说的主旨。林子深处象征着爱情的萌动和人性之美,从而彰显出小说的主旨。 不合适。①树林深处的声音是小说的线索,贯穿始终,使文章结构紧密,同时又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②人物形象的塑造就是通过树林深处的几次呼喊的声音和与之相关的心理活动完成的。③声音象征着生命、青春、爱情和自由,更能突出小说的主旨。
《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 兵卫森画戟,宴寝凝清香。 海上风雨至,逍遥池阁凉。 烦疴近消散,嘉宾复满堂。 自惭居处崇,未睹斯民康。 理会是非遣,性达形迹忘。 15.前人曾称赞“自惭居处崇,未睹斯民康”两句“最为警策”,白居易诗《观刈麦》也有类似的警句“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请指出二者情感内蕴的异同之处。(6分) 相同之处:都体现了对百姓疾苦的关注,都表达了自省惭愧之情。 不同之处:韦诗正面描写宴饮之乐,反衬未见百姓安居的愧疚心理,偏重对自身责任的警醒;白诗直接刻画百姓困苦的生活,抒发对底层民众的哀悯,同时还含蓄表达了对统治阶层的指责,情感更为深刻。
20、下面是中国地质大学(北京)60周年校庆公告的初稿,其中有五处表达不得体,请指出并改正。(5分)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60周年校庆公告
金秋十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将迎来建校60周年诞辰。为了更好地呈报学校办学成就,表达广大校友的共同心愿,学校将以“地学摇篮·五秩华章”为主题,于×年×月×日在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原北京地质学院校址),隆重举行学校成立60周年庆典活动诚邀社会各界宾朋惠顾,期盼广大校友重返我校! 特此公示,务必周知。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年×月×日 诞辰--华诞 呈报--展示 无秩--六秩 惠顾--莅临 我校--母校 公示--公告 务必--敬祈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材料一:微信、支付宝、滴滴打车等的出现,使电信、银行、出租车等行业面临挑战,许多曾经稳定的职业已经消失或行将消失。 材料二:大数据、人工智能时代,催生了许多新兴行业,出现了大量诸如数据分析师、色彩搭配师、公共营养师等新职业。 材料三:一部电视纪录片的热播,使“章丘铁锅”意外走红。铁锅锻造这一老行当迅速得到人们的追捧,传统工艺重新焕发生机。 在新时代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个人应该有怎样的思考和选择?请你以“时代与职业生涯规划”为主题,写一篇班会发言稿,表达你的思考和看法。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职业规划应与时俱进/顺应时代 规划未来/紧随时代步伐 搞好职业规划/时代---择业的导向标/新时代-新青年-新职业/职业规划应以时代为坐标/新时代新背景 新职业新选择/时代引领职业新征程/时代多元化 职业多样化 /职业之舟 时代导航/
择业当与时代同行
各位同学: 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自己对当今时代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一些想法。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选择职业和时代有关吗?自然是有的。时代的发展,技术的革新,必然催生出一批新行业,淘汰或者取代一部分传统行业。正如当年爱迪生听福特介绍完汽车后表示,马的末日已经来临,新时期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技术的发展,也必将让不少行业产生新旧交替的变革。
来看一组数字统计:2016年谷歌神经网络机器翻译系统正式被应用到谷歌翻译中,英语和法语、英语和西班牙语的互译质量已经超过了90%;美联杜有90%的文章出自机器写手;特斯拉已经收集了超过20亿公里的配备Autopilot的特斯拉汽车的行驶数据,包括了不同路况和天气状况下的行驶数据。 关注时代,了解这些信息,至少在你计划要从事翻译,记者、司机这些职业时,能做到心中有底,慎重考虑。在我看来,选择职业需要避开时代浪潮冲击下的某些“夕阳产业”,顺应时代的发展。选择正在蓬勃发展的“朝阳产业”。
艾青曾说:“个人的痛苦和欢乐,必须融合在时代的痛苦和欢乐里。”动荡的年代是这样,发展的时代更是如此。个人不可能独立于时代而发展,你的痛苦与欢乐、你的人生规划、你的职业选择,也都会打上时代的烙印。无视时代的影响,甚至逆时代潮流而动,虽然也能生存,但极可能令你事倍功半。
入选“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的吴锦泉老人“窄条凳,自行车。弓腰扛背,沐雨栉雨”,我们佩服他生活艰难却热心公益的伟大情怀,也应当学习他对职业的坚守和对他人的爱心,但在磨刀这份工作上投入毕生的精力已不符合时代发展需求。虽然职业不分贵践。但对个人来说,实现人生价值、促进个人成长的职业却有优劣之分。
在《辉煌中国》系列节目中,我们看到古老的木渎镇与时代同行,让越来越多的农民走进高科技园区,实现了生活质量的飞跃:在各大自媒体平台,我们看到新一代的年轻果农、菜农走上了自媒体创作之路,利用互联网开拓了销售新渠道,向社会展现了优美的田园生活。
李大钊说:“时代的落伍者才是最可怜的。”也许不是每一个人都需要紧紧追赶时代,做时代的弄潮儿,但至少,我们应该在制定自己人生规划的时候,要顺应时代要求,做时代的参与者,而非谨守着千百年来的“三百六十行”,以至于在风起云涌的时代大潮中,只做了一个旁观者,那将是我们最大的遗憾。
[名师点评]文章从探讨职业规划与时代的关系入手,借爱迪生 的话阐明时代的变革对新旧行业的巨大影响,又以具体的事例,列举了翻译、记者、司机等职业在时代发展中受到的巨大冲击,并点出个人观点:择业应顺时而动,避开传统,迎接新兴行业。接着借艾青的话给出理由,并灵活运用感动中国的老人吴锦泉磨刀的事迹、《辉煌中国》木渎镇的变革、自媒体三农创作者的成功等继续论证择业当顺应时代。结尾再次点题,而且有关时代的“弄潮儿”“参与者”“旁观者”的比较增加了文章的现实意义。
杏林(医学界)/杏坛(教育界) 敬颂钧安(“钧”用于尊长) 一联佳句随流水 百合香车动画桥(上联贺新婚夫妇成为人生的知音。流水,琴曲名。相传俞伯牙鼓琴,志在高山,志在流水,钟子期都善会其意,后人遂以“流水”代指知音。下联赞美新婚喜庆的景况。百合,指百年和合,旧时新婚之期所说的吉语。香车,这里指迎娶新娘的专车。画桥,指装饰华美的桥。全联意境优美动人,给人以喜气洋洋之感。)
蔚然成风:形成一种好风气。 天花乱坠:说话夸大不切实际。(专家谈起国宝) 不瘟不火/不温不火(表演/销售) 心不在焉:心思不在这里,形容不专心。 满目疮痍:遭受战乱灾祸后的景象。
名句默写:1、
(1)庄子《逍遥游》中,宋荣子之所以能不被外界的赞誉或非议所动,是因为他能:“ , ” 。 (2)白居易《琵琶行》中,以鸟兽啼鸣表现诗人谪居之地荒僻的诗句是:“ , ” 。 (3)柳宗元《小石潭记》中描绘潭边青葱树木和翠绿藤蔓情状的句子是:“ , ” 。 (4)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写周瑜指挥赤壁之战时年轻有为、意气风发的英雄形象的语句是:“ , ” 。 (5) 在《三峡》中,郦道元用 “ , ”来概括峡江两岸峰峦紧密相接的特点。 (6) 李白在《蜀道难》中描写蜀道山势高峻陡峭,人们徒叹奈何的句子是:“ , ” 。 (7) 韩愈在《师说》的结尾部分提到了李蟠,也交代了文章写作目的的句子是: “ , ” 。 (8) 杜牧《阿房宫赋》中“ , , ”具体描写了秦人对珠宝的态度,反映了秦朝统治者奢侈无度的状况。 (9)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 , ”两句话从视觉和听觉着笔,描写了激烈的战斗场面。 (10)《论语》中讲“士不可以不弘毅”,是因为“士”要实现“以仁为己任”的抱负,任重道远。
文言文阅读(19分)
闻名遐迩:远近闻名 如雷贯耳:名声大 ; 乐不思蜀:忘本之意; 流连忘返:留恋不愿回去;历历可辨:分辨得很清楚;历历可见:看得很清楚;当仁不让:遇到该做的事不推让;当之无愧:获得某种评价或荣誉不感到羞愧。
漫画题的做题要求:客观描述说明画面,不想象不议论;表述不要过于概括,要具体细致,但不要过于细致,根据表达寓意需要;注意表述顺序,左右上下,说完一面再说另一面,不要来回转换;注意标点符号规范。
1、一位农民带着他的小狗,拿着手机站在门口,面对三位下乡干部,下乡干部让农民扫“干部下乡公众号”,来证明来过老汉家。(此段表述为概括漫画内容而不是要求的描述说明漫画内容,表述太过于简练概括,我们不是概括事件而是客观描述说明画面内容)
2、 图中有一位披着破旧棉袄、衣着简陋的老人,他的身后是一间破旧的茅草屋,老人颤颤巍巍地拿着手机正在扫描“干部下乡公众号”,他满脸露出疑惑表情。他的对面是三位下乡干部,干部们衣着华丽,面带微笑,干部们拿出“干部下乡公众号”二维码让老人扫,干部的左上方有“扫一扫证明我们到过你家了”的字样。老人身旁有一条骨瘦如柴的小狗,老人张着嘴巴,皱着眉头。(注意描述说明顺序,由左到右还是由上到下,介绍完左边再介绍右面,不要左右来回转换///描述画面人或物不要过度描写,描写地过于细致,说明为主,描述次要的)
3、标准答案:漫画左侧是一位老者,他的身后是一扇草门,脚边有一只小狗,他的手上拿着手机,脸上露出疑惑的表情;画面右侧是三个人都手拿手机向前举着,手机屏幕上显示“干部下乡公众号”二维码,其中一个戴眼镜的人说:“扫一扫,证明我们到过你家了。”
4、一个男人披着衣服和一条狗站在门外迎接下乡干部,他目瞪口呆地盯着一女两男三个下乡干部掏出的刻有“干部下乡公众号”的二维码,一个眼镜男说到:“扫一扫证明我们到过你家了”,他只能照做。(太过于简练概括)
《野歌》 李贺 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 B.诗人虽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但意志并未消沉,气概仍然豪迈。(穷:处境艰难、不得志,不是生活贫困)
闻名遐迩:远近闻名 闻名中外:中外闻名 鼎足之势:三方并立 掎角之势:从两个方向进攻或牵制敌人 张牙舞爪:凶恶的样子 虎视眈眈:心怀不善,伺机行动 历历可数:清楚地可以数的清 历历在目:清楚地出现在眼前
叶梦得嗜学蚤成,用蔡京引,召对,上异其言,特迁郎官。蔡京再相,时用事者喜小有才,向所立法度已罢者复行。迩来士多朋比,民诣府诉者八百人,叶梦得极论士大夫朋党之弊,捕按治之。发常平粟振民,请籴米输后苑,以备不虞。逮高宗驻跸杭州,梦德以黠吏告讦,上章请老。
兼语句与主谓短语作宾语区别(看动词支配的范围):我恨他抛弃了我/树上有只鸟在歌唱/我知道他爱我
1、戈壁滩与天空相对峙,被芨芨草点缀在远处, 把广袤的戈壁滩映衬得更加荒凉。(最后一句偷换主语)
2、戈壁滩与天空相对峙,被芨芨草点缀在远处,给人一种空旷辽远而且荒凉的感觉。(正确)
3、戈壁滩与天空相对峙,有芨芨草点缀在远处,把广袤的戈壁滩映衬得更加荒凉。(兼语句)
4、我有一个兄弟在北京工作,是一个企业的CEO。
5、教室里有一个同学在吃零食,边吃边玩手机。
选句式连贯题:荷花池北岸上,可遥见一排高低起伏的土山,(山上松柏茂盛,树下花草丛生,别有一番景致。一条小河在土山背后,缓缓流动着/山上松柏茂盛,树下花草丛生,别有一番景致。土山背后 ,缓缓流动着一条小河, )两岸微风拂柳,又是一方胜境。
然而(并列关系)------因而(因果关系)-----不是...而是(并列关系,重心在后)
1、我们隆重祝贺我校建校50周年(“祝贺”用于别人,自己用“庆贺”)2、欢迎各位到场指导(莅临,光临之意,敬辞)。3、欢迎大家前来征询(垂询,敬辞,用于对方) 4、鼎力相助、惠赠、不吝赐教(敬辞,用于对方)
单于是匈奴首领的称呼,可汗是突厥、柔然、回纥等游牧民族首领的称呼。
铺垫和伏笔(铺垫内容多,显性的,作用是引出下文主要人物和事件;伏笔用笔墨少,隐性的,前有伏笔后必有照应) 以动衬静(露水滴落声和青蛙跳水声反衬月夜寂静)
野菊 唐代:李商隐 苦竹园南椒坞边,微香冉冉泪涓涓。 已悲节物同寒雁,忍委芳心与暮蝉。细路独来当此夕,清尊相伴省他年。紫云新苑移花处,不取霜栽近御筵。①“微香冉冉泪涓涓“一句在艺术技巧方面的妙处。比喻(露水比做泪水)/象征(以花之微香象征诗人的高贵品格) /双关(泪既指花的泪又指人的泪,暗寓不幸身世)/叠音词增强节奏感和韵律美 ②咏物诗最主要表现手法是托物言志
莫以成名迟早论英雄(开头由反面观点引出自己观点///首先,单纯以成名与否论英雄本就失之偏颇。///其次,成名早晚并不完全取决于个人努力。///再次,以成名迟早论英雄有违科学精神,容易造成急功近利思想泛滥。)
小说作用类题:对表现人物、情节、主题的作用(表现人物特点或烘托人物形象;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为下文故事情节做铺垫、使情节波澜起伏、贯穿情节发展线索、丰富故事情节;暗示、揭示、深化主题)在结构上的作用(照应标题、伏笔、铺垫、引起下文、首尾呼应、承上启下);在读者阅读感受上(引发思考、激发兴趣、引人入胜、耐人寻味、增强文章的艺术魅力)在内容上(交代或写出了什么--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环境背景)
首段作用: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人物或环境;表现人物形象特点;表现主题、 表达情感;照应标题、为下文做铺垫、与结尾呼应;设置悬念,引发读者思考,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末尾作用:卒章显志、点明主旨;结尾情节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使故事情节曲折起伏,引人入胜,耐人寻味,增强小说的艺术魅力;呼应开头,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紧密完整;
选句式连贯题:
1、陈述对象统一(划成分明主语、前句宾语后句主语) 2、句式结构一致 3、逻辑事理贯通(注意关联词、前后矛盾事理不通)4、区分句子重点(语序不同语义不同)5、选后再次通读
近义成语:比较不同(词义侧重点、语意轻重、适用对象、褒贬色彩、谦词敬词) 结合语境
修改病句:语序不当、搭配不当、偷换主语
表述得体:褒贬误用、谦敬失当、语气强硬、不分对象、不分场合
框架图转换 :注意顺序(总分总) 层次分明(分支分层--分支就是分几个环节部分步骤、分层就是每个分支又分几个层次、几个层次之间关系--并列还是时间先后关系、善用连词--首先其次然后再次)
两宋知识:赵匡胤建立宋朝,定都东京开封府(河南开封),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 靖康二年,徽钦二帝及在开封的宗室3000余人被金兵掳走(靖康之难),被掠去后,徽、钦二帝于1135年和1156年死于金国。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因为被委派为河北兵马大元帅出外招兵而免于此难,不久在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登基,建立了南宋,是为宋高宗。金兵继续追杀,他逃到了扬州,后来又被逼无奈,出海逃亡,最后在临安(今杭州市)落脚,暂时稳定下来。金国几度南下都未能消灭南宋,南宋北伐皆无功而返,南宋和金国双方以淮河-大散关为界形成对峙局面。南宋中后期处在漠北草原的蒙古人开始崛起。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漠北草原建立大蒙古国,1234年南侵灭金。1235年蒙古入侵南宋,1276年行在临安府被攻占,公元1279年崖山海战宋军战败,陆秀夫背着宋末帝赵昺跳海而亡,南宋至此覆灭。
向逆风而行的身影道声辛苦(细节化拟题画面感十足)
1、描绘台风中供电工人抢修、交警冒雨执勤、民警转移群众、记者冒雨报道的身影
2、论述为什么感动,因为坚守精神。
3、论述为什么感动,因为敬业精神。
4、面对感动,我们应该怎么做。
5、接着辩证论述怎么做。
6、重申题旨,发出呼吁。
结构清晰
词类活用类型:1、名词用作动词;名词作状语;名词使动;名词意动
2、形容词作名词;形容词作动词;形容词意动
3、动词作名词;动词使动;动词意动;动词为动
文言特殊句式
1、文言文特殊句式有哪四种?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四种。
2、判断句有哪七种?(......者.......也....../.........者也/. ., ..也/无表判断标志/动词“为”和“是”表判断/副词“皆”、“诚”“素”“即”“乃”“亦”“必”“本”等表判断/“非”表示否定判断
3、被动句有哪五种?“于”表被动/“见”“见....于”表被动/“为”“为...所”表被动/“受”“受...于”“被”表示被动/无表被动标志
4、倒装句有哪四种?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主谓倒装
5、宾语前置有哪三种类型?否定句代词作宾语要前置/疑问句代词作宾语要前置/“是”“之”做宾语前置的标志
6、状语后置有何标志?一般句子末尾是介词结构
7、定语后置有哪四种?“之....者”/“....者”/“之......”/“中心词+数量词
1、指出下面成语加点词是什么词类活用类型或何种特殊句式?
闭月(使月掩藏)羞花(使花蒙羞)、 惊天(使天惊)动地(使地动)、 祸国(使国祸)殃民(使民殃)、 不耻下问 (不以向地位卑下的人请教为耻辱)、“兵贵神速”(用兵以行动特别迅速为贵)及“不远万里”(不以万里为远)、狼吞虎咽、东奔西走、星罗棋布、车载斗量、义不容辞、 “蜂拥而入”、“土崩瓦解”、“神出鬼没”(名词作状语);“是古非今”、“厚古薄今”(意动用法);“起死回生”、“劳民伤财”、“平易近人”(使动用法)、何去何从”、“时不我待”、“唯利是图、持之以恒”、“相濡以沫”、“相敬如宾”、“运筹帷幄”、草木皆兵”、“比比皆是”、笑容可掬”、“水滴石穿”、贻笑大方、不以(之)为然”、“ 束之(于)高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