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需要努力与坚持。这是一个人人都懂的道理。从学校的标语到家里的餐桌,坚持的话题是我们的日常课。几乎人人都知道“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知易行难,之所以行难,因为还不是真知。坚持是大自然的规律。从一颗小草到参天大树,都是一天一天不断坚持才生长出来的。
在一个荷花池中,第一天开放的荷花只是很少的一部分,第二天开放的数量是第一天的两倍,之后的每一天,荷花都会以前一天两倍的数量开放……假设到第30天荷花就开满了整个池塘,那么请问:在第几天池塘中的荷花开了一半?
第15天?错。是第29天。这就是著名的荷花定律,也叫30天定律。
开始一件事很容易,坚持下来很难。比如学习,打开一本书,开始一个课程,都不是很难的事情。但很多人坚持不下来。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人和人的差距,就是能不能坚持。人的一生就像池塘里的荷花,顺利的开始,用力地吸收营养,拼命的开出最美的花,但渐渐的,你开始感到枯燥甚至是厌烦,你可能在第9天、第19天甚至第29天的时候放弃了。成功于是就变成了遥不可及的事情,变成了人生的“悔不当初”。荷花定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越到最后,越关键。拼到最后,拼的不是运气和聪明,而是毅力。马云说:“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是绝大多数人死在明天晚上,看不到后天的太阳!"
有一种竹子,前四年的时间,每年仅仅长3厘米,第五年春季,开始以每天30厘米的速度疯长,仅仅用六周时间就长成15米。试想一下,人生当中,有多少人因为不能坚持而没有熬过那3厘米,以致倒在了黎明前的黑暗里,永无出头之日。
坚持使量变达到质变。什么叫量变?就是逐渐的,不显著的变化。什么叫质变呢?就是显著的、比较迅速的、根本性质的变化。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包括自然、社会和思维)的运动发展,都是首先从量的变化开始,经过逐步积累,达到一定限度,引起质变,新质表现出相对稳定性,又开始新的量变。
比如说水,没有前面的99度,就不可能有100度的沸腾。
《百喻经》里记载了一个愚人,因为太饿的缘故,吃了六个半饼才饱了。但是这人非常懊悔,用手自己打自己,边打便说:“我现在能够吃饱了,都是由于最后半只饼的原故。但是前面的六只饼,全都浪费了。如果早知道这半只饼能够使我吃饱的话,我应该先吃这半只饼。”此人的确很蠢,但此人之蠢,不在于浪费了六只饼,而在于不懂得量变、质变的辩证关系。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任何质的变化都需要一定的量的积累,没有突如其来的量变。这是说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质变虽然带有突然性,但它却不是平空发生的,而是以量变为基础,是由逐渐地量变所准备好的。人们常说饭要一口一口地吃,路要一步一步地走,说的都是事物的变化和发展是一个实在的过程,而过程就得一点点来实现。中国古代这方面的话比较多,如老子说“千里之行,使于足下”。
古希腊哲学家有所谓“秃顶论证”和“谷堆论证”。问题是这样提出的:一个长满头发的人,会不会因为少一根头发就变成秃头?一粒谷子能不能造成一堆?回答是不能。再来一根或一粒怎么样?还是不能。这个问题一直重复下去,总是问加一粒谷子或减一根头发怎么样?总有一天会发现原来长满头发的人变成了秃子,最后加上的一粒谷子变成了一堆。每次加一粒谷子或拔一根头发算不了什么,但是这种微不足道的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黑格尔在《小逻辑》中举过一个例子,说有一个农夫看到他的驴驮着东西愉快的行走感到不满足,他一两一两的加重驴的负担,到了后来,这头驴终于因为重负而倒下了。这位农夫不懂得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质变渗透在量变之中。
懂得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对于我们的工作、生活、学习很有帮助。刘备教育他的儿子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因为小善蕴含着大善,小恶包含着大恶,小善小恶经过发展就会成为大善大恶。
人生是自己的选择。选择了就要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