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他抢我便签。小蒋同学一把捂住了自己的便签,旁边的小王同学又是委屈又是愤怒的站在旁边。
是什么情况?班主任王老师立刻走过去询问。
为什么他们要了便签他就给他,那我要了就不给呢。小王同学理直气壮的讲着自己的理由。
为什么你给了他们却不给他呢?
因为他们刚才在问我可不可以给他们一个。而王同学直接上来说,你给我一个便签,我当然不愿意给啦。
原理:
1.缺乏观察力
首先这位同学缺乏一定的观察力,他不能发现,同样是借东西之间的语言语气语音之间的差别,导致了他觉得同样是借东西,为什么一个给一个却不给,难道是针对他的吗?所以他满肚子委屈始终想不明白,其实他根本就没有真正的观察到别人和他沟通的区别在哪里,因为缺乏观察力,因为缺乏辨别力,所以他总是现在自我的情绪当中出不来,没有办法分辨谁是谁非,所以这样的情绪一直困扰着他,他觉得只要自己的目的没有达成,那么对方一定是跟他作对,长此以往,他每一次碰钉子都是以这样的归因
2.缺乏共情能力
按照小王同学的逻辑,别的同学要了能给,那么我要了自然也应该能给,他不给那么是不是对我有意见想法呢,按照这样的逻辑这一条,他似乎委屈是有道理的,但是显然小王同学没有很好的共情能力,他并没有察觉到他的语言给别人带来了一种强迫感和压力感,是一种命令性性的语气,别人当然不能接受。
他的思维只纠结于你给了别人,那么也一定可以给我,如果你不给我,你就是故意在找我的茬,在欺负我。
他从来没有想过为什么别人不给他为什么别人会生气,别人生气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反过来当你别人用这样命令式的口气跟你讲要东西的时候,你同样心里面会不开心会不高兴,但是他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没有能够换位去思考别人的理由和和感受。
3.缺乏沟通技巧
要想到达达到自己沟通的目的,那一定要注意方式和方法,不能蛮干硬干或者不去思考,在沟通的过程中沟通技巧是非常重要的,除了共情能力还需要交给他方法和步骤,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我用情景模拟的形式让他通过对比来分析自己和别人这样讲话会产生怎样的一个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