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8日 星期六 阴
这周末先生要加班,我一个人在家的话估计又是在床上躺一天了,于是,决定跟着我们的徒步队到大山顶去看雪。想到我们将行走在雪地里,穿梭于峰林之间,听林中山鸟齐鸣,看银装素裹,这一切都让人兴奋不已。
我们恩施城是盆地,气温低于0摄氏度的时间一年可能也只有那么几天,冬天里下雪并且垫雪的日子也是极其少的。不像北京冬天里常常下雪,看雪景的日子倒是挺多的。
曾经很害怕在北国过冬,一想到零下几十度凛冽寒风就觉得自己会瑟瑟发抖,然而,我在北京生活两年后才发现这里的冬天真的好美,特别是下雪的时候,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大气魄、大场景简直是震撼人心。雪伴着西风飞舞着,轻轻落在人们的肩上,落在人们的心里;落在地上,垫起了一层白沙。每一片雪花都有一个故事,每一个下雪的日子都让人感到绚烂多彩。
还记得在北京的小院里下雪后的清晨整个地面全都是白雪覆盖,枯枝上面还有点点积雪,一排排、一行行巨大梧桐树笔直的树干和上面的枝桠在白色的天空和雪白的大地间颇为壮观,从远处望去,玉树琼枝,粉妆玉砌,潜移默化,充满了无限的意境,好一个洁白无瑕的美丽世界。
古塔公园的小河里也已经结冰,残荷的枝丫还依然挺立在小河中,河边的柳枝只剩下一条条的细枝垂下来,还有一些桔黄色的柳叶没有落尽的,它们屹立在空中,在白雾迷蒙中一片淡淡的枯黄色飘飘渺渺、如梦如烟。即便是残花败柳在这雪雾中都是那么迷人、美丽。
回想起北京的雪景,让我特别想到高山去看雪,而我们今天要去的大山顶的女儿湖就是看雪景的好地方。其实这个地方也是看日出的好去处。
记得两年前的夏天,我们一家人到大山顶的女儿湖去看日出,当我们凌晨五点多钟来到女儿湖的时候,看着白雾缭绕的山林里的那面如镜子般的大湖,仿佛被细雨打成了一个装满小珍珠的盘子,白雾缭绕在山间,一团团云雾漂浮在湖面上,白鹭和麻雀在湖面上飞翔,感觉像是来到了仙境,这如画的景色让我们简直惊呆了,没想到在这个荒无人烟的大山顶上居然还有这么美轮美奂的景色。那天因为下雨了、雾太大而没有看到日出,但是,见识了女儿湖绝世独立之美也已无憾了。
今天来到女儿湖,湖里的水已经放了,只剩下湖底的淤泥和其上的点点白雪堆积,湖中因为没有了水而缺少了灵动,但是湖边的雾凇却让我们大饱眼福了。
这大山里浓浓的雾气,和冷空气融合交锋,便形成了壮观的仿若童话世界的雾凇奇景。雪野无垠,银装素裹。因为雾凇美丽皎洁,晶莹闪烁,极像盎然怒放的花儿,也被称为“冰花”;因为它在凛冽的寒流袭卷大地、万物失去生机之时,像高山上的雪莲,凌霜傲雪,在斗寒中盛开,韵味浓郁,被称为“傲霜花”。因为它是大自然赋予人类最精美的艺术品,好似“琼楼玉宇”,寓意深邃,为人类带来了美意延年的美好情愫,被称为“琼花”。这些美丽的名字和它梦幻般的身姿给人以无穷的想象。
女儿湖畔的一排排雪松树在冰雪覆盖下形成的雾凇,就如诗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描述的那样,枯枝结银花,松树绽银菊,把我们带进如诗如画的仙境。
我们离开女儿湖,沿着公路走到朝天笋的这个地方,今天大雾迷朦,5米之外全是白茫茫的一片。我们根本无法看到这个大峡谷景区内的巨大的石柱,但我2年前到女儿湖看日出时经过此处时见过。
朝天笋海拔1800多米,它从谷底拔地而起,目测高约150米,柱径约5~20m,上尖下粗,坚挺兀立,傲视苍穹,因其极具男性阳刚之美,被当地老百姓俗称为“日天笋” ,这名字好霸气,但因为外地人不懂我们恩施土话“日”的意思,因此,改成“朝天笋”。它也是大峡谷标志性景观之一。
虽然今天因为雾大而未能见到朝天笋的真面目,但是,我们还是看见了高山上的皑皑白雪,看到了一片片、一排排的雾凇,走在积满了白雪的公路上,听着鞋子踏上积雪的“吱呀吱呀”的声音,看一只只黑色的乌鸦在玉树琼枝上飞翔,它们一声声“哇—哇—”叫唤着,在空寂的山野里,这种声音似乎也变成了一首歌。
我们山里人总认为乌鸦叫唤了之后会有很大可能给自己的家人带来霉运,甚至更加不好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其实乌鸦在唐朝之前,代表着是中国民俗文化中的吉祥和预言的神鸟。特别是我在北京生活两年后就完全改变了对乌鸦看法。京城里的乌鸦特别多,冬天里一群群的乌鸦到处飞翔、叫唤,特别是故宫、中山公园、颐和园等以前皇室的宫殿和园林里特别多。
我们住的老院子里也不少,经常听到它的叫唤。实际上,老北京人都把乌鸦当成吉祥物,乌鸦经常随地大小便,以前的北京城人被乌鸦屎砸到,都不会嫌弃,因为这是一“天粪”,是一种好的寓意。
虽然今天没下雪,没能看到大雪纷飞、冰雕、冰挂等等,虽然今天雾大,没能见到朝天笋等美景,但大山顶的雪景真的值得一看,在山林里、雪地上走一走、看一看,可以让寒冬变得暖和,让白茫茫的一片变得绚烂多彩,让荒野变得生机勃勃,让我们的生活热情洋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