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豫了很久,还是想给自己粉了将近十年的演员写点什么,也以此来记录自己从青春无敌到而立之年的一路向前,毕竟从前罗晋的剧我只能看看专属他角色的集锦,今年的三部剧,从破冰者到归去来再到为了你,我都是全部看完了的。
从09年看美人心计里的刘盈,那种想极力摆脱什么又想极力证明什么的无力又乖张的心理被圈粉,看着他抱着那时候的外甥女皇后,眼神里的那种悲悯和无力分寸拿捏的很好,多年过去再看罗晋的作品总是会闪过那个眼神。
再到窦长君,隐性埋名只想做真正的自己,拼劲全力去守护自己爱的人,守护自己想要的幸福,最后为了窦漪房想要的锦绣江山,一剑自刎于敌前,以此来阻挡敌人前进的步伐,用自己的生命成全了自己深爱的人,但他闭眼那刻是幸福的。
相当于一人分饰两角,从少年皇帝时的纨绔癫狂到中年臣子时的稳重谦逊都拿捏的分毫不差,那时就可见功底非凡,估计现在都有很多像我这样的路人粉对这个角色念念不忘,总想去抚平那眼角眉梢与生俱来的一丝忧虑,很多人心中的一颗朱砂痣吧。
再到现在的为了你,初时听闻是跟郑爽合作,还是很担心会是个肥皂剧,毕竟唐家三少的作品我没看过,但后面看到墨宝非宝编剧就有点期待了,是听过墨宝几部小说,都是纯纯的爱恋,没有那么多的狗血,也没有那么多的主角光环,基本故事主角都是定位在邻家小女孩或者一个院里长大的知根知底青梅竹马的感情,也很少有什么第三者插足的戏码,也没有乱七八糟出轨劈腿伦理什么的破事,就只是单纯的喜欢这个人本身,于那些所谓的身外物无关,不顾一切的爱恋到细水长流的守护。
自然这部剧戏码也差不多,很有墨宝的风格,总是在尽力表现这个社会的善意,当然从导演到制作到出品都显得诚意满满,首先从布景方面来看,布的是整个一条街的景,所以基本全剧都没看到什么硬伤,从老古董台式电脑,初期的彩色电视机,聊天框,溜冰场那种水泥地板涂一层漆的即视感,那种厚重的溜冰鞋,院子里头的洗漱池和那种水泥板子的洗衣台,都无一不唤起我们儿时的回忆,各种自行车在街巷里头此起彼伏的车铃声,那时候女孩很流行上的卫校,
小卖部那种台式座机,曾经我家也有,此处又唤起我儿时的回忆,全村就一两台电话机,外出打工的孩子打电话回来都要先来个电话留个口信约定好自己父母几点来听电话,那时候长途还很贵。有BB机的都是时髦人,还有只有煤老板才用得起的大哥大……都是回忆
可见剧组诚意十足,宣传方面没有轰轰烈烈,也没有聊那么多阳春白雪,前面平淡真实,在那个年代,毕竟不是谁都跟高老师一样有资格和自由去追寻诗和远方,而故事就像在讲我们小时候,每个角色都很立体,比如长弓和木子的情感线发展稳定饱满,没有一场吻戏,却觉得甜甜的就像自己的爱情那样。
比如长弓的年轻气盛到年轻有为,再跌落山谷,为了生存暂且把梦想搁置,为五斗米折腰,洗车扒冷饭跑长途,再到为了爱情选择相守陪伴,总是在当下情景下果断作出自己的抉择,从不后退,一路向前,再到最后的功成名就短时间内的膨胀忽略家庭,这里有话说,虽然从主观上我很排斥这种社会家庭形态,男的在外闯事业可以什么都不管,女的就要工作家庭孩子全接管,但是就社会背景来看有这短期内的膨胀才是正常的,他也不是膨胀,就是事业有成后总是时间不是自己的,这个时候最重要的可能不是爱人,不是家庭,而是对事业的追求和投入,这样这个角色才更立体,不然太不接地气就很难有代入感了,因为这社会形态就是这样的,一介布衣突然飞黄腾达总要有时间去适应,毕竟都是凡夫俗子,不是孔孟圣人,所以我反而觉得这样更真实,也是当今社会婚姻到一定时间总会有的一些社会现象。
而郑爽演的木子前半段还是很自然的,因为爽妹子本身气质就很有青春少女感,就像剧里瑶瑶说的木子是一颗玻璃心强迫自己很懂事,这点爽妹子诠释的很好,但是后半段当妈妈后的感觉还是少了点什么东西,最起码我这个职场宝妈就没有多大的代入感。但相信爱豆的眼光,他说爽妹子开发好肯定会是个大演员,很期待!毕竟我们都是看爽妹子长大的
比如韩东的体现自我和追逐自我,比如遥遥的敢爱敢恨,比如李所的稳重成熟,记住了他那句”忠诚本是婚姻的基本条件“,怎么到了这个社会就变成一种奢侈和向往呢,比如魏小山的二十四孝好儿子,梅欣的独立自强……
再说到为什么觉得这个长弓很罗晋呢,了解罗晋通常是通过一些访谈,随着作品的增多和名气的提高,他的曝光也随之增高,但永远都是在他自己可控的一个范围内,最起码在我看来这是一个双商都很高,内心有傲气,胸中有丘壑的演员。
他很热爱自己的职业,无论顺境逆境都很享受自己的生活状态,毕竟爱豆常说的一个人生活最重要的是兴趣和热爱,而对这个职业他都有,他自我调解能力很强,看他很多次的访谈他都说自己是一个能量转换站,是朋友间的中心骨,树洞一样的存在,并且这树洞还通常能有一定的开解和指导作用,这就很长弓咯……
感情方面长弓也是首先女方背景偏强,但他从没想过依附,还是用自己的方式去努力给木子幸福,但会行动力更强,化压力为动力,忠于自己的感情,从不会搞花边新闻
在事业方面也是默默的用自己的作品和才华说话,不爱宣传不爱搞事情,圈里口碑不错,这里要插一句,罗晋也是这样,我粉自己爱豆,虽然这几年资源越来越好,但实话实说,这肯定也离不开糖糖的热搜助力,还有一些资源整合共享,比如资源方面,当然我觉得罗晋在专业方面肯定也给糖糖带来了一定的见解,最起码在最近的归去来里面看到糖糖的演技有提升。
之前看过一篇分析罗晋商业价值的文章,觉得很客观公正,罗晋走的是大众偶像路线,受众人群在25-40之间的轻熟女白领居多,所以今年播的三部剧连播就已经体现了他自身很好的市场价值,尤其破冰者的收视更加客观的展现了他的号召力,三部剧都很好的get到了罗晋以前角色里很少接触到的都市精英类型,虽然是同种类型,但是一点都不跳戏,当然也听过罗晋的采访,每个角色他都会去找到自己身上的一些共同点去放大去塑造,这本身于演技来说就是一种很好的证明和挑战,也把他演技以外本身就有的东西都淋漓至尽的发挥了出来,比如身材线条,比如行走的衣架子,磁性的嗓音加强悍的台词功底,又是收获一批已经具有品鉴能力的白领粉。
很多人纠结于他火不火,我倒觉得他这样刚刚好,很享受,演自己喜欢的角色,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就像他自己所说的有信仰,有原则总不会错,但是多次上热搜都跟恋情有关,希望团队能在此上面多花点功夫,不要太过了,稍微分流下热搜信息类别,也希望俩能早日修成正果,让各路喷子为爱情噤声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