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准备关灯睡觉的时候,宝贝脱臼了!前一秒还吵着下床,后一秒就坐在床边大哭。宝贝不是个娇气的丫头,摔倒后哈哈一笑就自己爬起来了,就算摔得特别疼也就哭一小会儿,把委屈发泄出去,一抹眼泪告诉妈妈“我哭完了”,这事儿就翻篇了。宝贝哭的特别凶不外乎非常害怕、非常委屈和非常疼。
这样莫名其妙,哭的又这么惨,没有要停的意思,却让我们蒙圈了。丫头哭了一会儿,情绪稍微平复后,就一直抱着另一只胳膊,追问之下才说胳膊疼,抬不起来!至此我们初步判断,她可能是脱臼了!
听宝贝奶奶说起过很多回,宝贝姑姑小时候习惯性脱臼,和小朋友玩着玩着就动不了了,因此一点也不敢马虎,赶紧打电话给经验丰富的奶奶。挂了电话,宝爸指示我们要去蒙医正骨,奶奶给联系医生。
刚开始丫头还不肯去看医生,告诉她胳膊坏了,但是妈妈不会修,只能找医生爷爷,不用打针输液,医生爷爷给揉一揉、吹一吹就会好起来,这才肯跟着爸爸妈妈走。
接上奶奶爷爷时,宝贝彻底不哭了,有说有笑的,只是还一直抱着她的胳膊。我心里直打鼓,已经快晚上十点了,别折腾半天虚惊一场,惊动了奶奶爷爷不说,还让医生大半夜的在家等着我们。可我又盼着是虚惊一场,丫头只是不小心抻着了,缓缓就好了。不管怎样,为了彻底放心还是让医生看看的好。
到了医生家里平时乖巧的宝贝,既不问好也不鞠躬,一副心情不好的样子。医生爷爷看的时候,她忍着没有哭出声音,只是看完后不管大家用糖、水果或者零食怎么诱惑,还是不肯抬手。宝爸以为她是护疼,就试着抬了抬她的小手,这下可好,又开始哭的声嘶力竭,医生爷爷再一次拿起她的小胳膊,轻轻一转的时候,丫头哇的哭喊起来,下一秒就自顾自的剥起糖纸来。看样子是彻底好了,临走的时候还给医生爷爷和奶奶深深地鞠了一躬!
回到家里已经快凌晨了,我的心情却久久不能平静。于是仔细查找了相关资料。
孩子在4岁以前,发生肘部拉伤并引起疼痛的现象非常常见。肘关节由肱骨、尺骨和桡骨构成,包括3个关节:肱尺关节、肱桡关节、桡尺近侧关节,这3个关节共同包裹在一个关节囊中。肘关节囊后方较前方薄弱,且桡骨和尺骨间虽然有环形韧带包裹,但是韧带较松弛。婴幼儿骨头正在发育中,受不当外力牵拉会形成一个空腔,附近的组织进而容易陷入其中,当关节恢复正常位置时,就有可能将组织卡在里面。当桡骨小头卡在环形韧带中不能复位就会形成牵拉肘;当桡骨和尺骨向后脱位就会引起脱臼。
引起牵拉肘或脱臼的原因很多,例如小臂被举起来、被猛拉、手掌或手腕被拽着甩动,或当他向某一侧肢体摔倒时,总而言之就是手肘部长骨受到足够大的应力。丫头的状况很可能就是最后一种。
甄别肘部是否受伤主要观察以下几点:脱臼往往不会引起肿胀,但是孩子可能抱怨肘部疼痛,或者当他的手臂被移动时开始哭闹。一般情况下,孩子会把手臂紧紧夹在身体一侧,手肘微屈,手掌朝向身体。如果有人试图把他的手臂拉直,或将他的手掌反过来,孩子就会因为疼痛而反抗。(在这里还需要注意孩子是否存在骨折的可能,一般来说骨折可以看到患肢局部肿胀、疼痛,活动受限、局部一触即痛。)
因此发生以上情况,需要马上就医,进行复位。在就医前避免不必要的移动或负重。复位以后几天不能再拉动患肢,避免形成习惯性牵拉肘或脱臼。
爸爸妈妈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训练婴幼儿走路时一定要扶孩子的躯干或肘以上部位。平时不可用力牵拉孩子的前臂和手腕,尤其是在孩子跳跃、爬高和摔倒时。
总结今天的状况,有几点感慨。
首先是一定要相信孩子,小孩子是不会作假的,疼就是疼,不疼就是不疼,一定要重视孩子的表现,发现苗头不对及时就医。如果我们没有带宝贝去正骨,即便她在不挪动手臂的情况下情绪也不坏,但是睡眠当中难免碰触,很可能我现在正在安慰着半夜哭醒的丫头,纠结着继续扛一扛还是大半夜去就医呢!
其次是新手父母缺乏经验,可以咨询长辈,虽然现在流行科学育儿神马的,但经验真的是非常宝贵,很多时候姜还是老的辣!如果不是爷爷奶奶提出去看蒙医正骨,很可能我们正在附院或附二院的急诊室里排队等着拍X光片呢……
最后是蒙医文化博大精深,尤其是蒙医正骨,绝对一流,大内蒙的同胞们,别浪费了得天独厚的资源,跌打扭伤什么的蒙医正骨真的非常有效!!
参考文献:
1.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
2.西尔斯亲密育儿百科
3.张思莱育儿微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