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受父母的熏陶,非常喜欢古诗词,对其中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也是心向往之。
于是,儿时便有了一个梦,如果可以,很想穿越回去,最好是唐宋年间,不仅是因为盛世容颜,更因为唐诗宋词的华彩。
所以,在无意间,看到一则关于古装拍摄的文案后,我终于按捺不住内心的好奇,约好时间过去了解。装饰很古朴、清新仙逸。照片墙陈列众多样照,或温柔妩媚,眼含秋波;或侠气凌然,绝世独立。而于这万千中,我唯独在一幅画前停驻下来,便是这幅名为《钗头凤》的仕女图。
对《钗头凤》的情有独钟,来源于对一段悲凉爱情的遗憾。这里,请允许我,用简陋的文字,再次回顾下过往。
公元1144年,两位老干部联姻了。陆宰派人带着一只家传凤钗作为信物,去唐闳家提亲:
“我儿子英俊潇洒、学富五车,你看可好?”
“我女儿知书达理,也蛮般配的哦!”
一门亲事就这么定了下来。
那年,陆游20岁,唐婉17岁。他们一起游山玩水,吟诗作对,丽影成双,宛如一对翩跹于花丛中的彩蝶,眉目中洋溢着幸福和谐,大家都认为他们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然而,美好的时光总是太过短暂,一切才刚刚开始,还没来得及好好享受,就要面临告别。
正如李后主那句: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婚后3年时光里,陆游沉浸在温柔乡里,无法自拔,早已把功名利禄抛到九霄云外。
在外人看来,这本是一件幸事。然而,“望子成龙”的陆母却越来越担心,堂堂男儿怎能如此不思进取?加之唐琬一直未孕,让陆母更加无法容忍。“以无所出为由,让陆游休妻,其必无可反驳”,陆母这般想到。
陆游只得买了宅子,偷偷将唐琬安顿在外。他幻想着,眼不见心不烦,估计过上一段时间,就自然就化解了吧。
然而,历来婆媳纷争,获得胜利的基本都是婆婆。那封离婚协议书,陆游最终还是忍痛签了字。
“愿娘子相离之后,重疏蝉鬓,美扫蛾眉,巧呈窈窕之姿,选聘高官之主。解怨释结,更莫相憎。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所有的憧憬,瞬间幻灭,成为了一时的美好。
婉儿,再见……
7年以后,1151年的春天,阳光明媚,岁月安好。
然而,在27岁的陆游眼里,却是一片灰暗。因秦桧之故,考试失利,报国无门。
心情苦闷的他,在冥冥之中,来到沈园,以前和唐婉经常玩耍的地方。
他走着走着,来到一座亭子中,突然眼睛一闪,仿佛触电一般:“那是......婉儿......?”
唐婉也看到了他,眼神怔怔地看着,眼眶微红。
此时的陆游,已经遵从母命,娶了一位姓王的姑娘;而唐婉,也嫁入了赵家宗室,丈夫叫赵士程。
这次重逢,颇为伤感。陆游回想起过往的甜蜜幸福,而如今却物是人非,悔恨不已,遂写下:
《钗头凤·红酥手》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第2年,唐琬又来到沈园,看到了这首《钗头凤》,顿时万千滋味涌上心头,和了这阕:
《 钗头凤·红酥手 》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写下这首词后,积郁成疾的唐琬,一病不起,于当年秋天,在一缕菊香中,怅然而逝。
唐琬走后,陆游生活在久久的失落中;沈园,也成了他心心念念、魂牵梦萦之地,成了他所有美好的寄托。他,不止一次回到沈园,回到这个承载他们青春岁月的地方。
直到去世前一年,85岁的陆游最后一次游览沈园,写下最后一首怀念唐婉的诗:
《春游》
沈家园里花如锦,半是当年识放翁。
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
三年的幸福婚姻,唐婉怀念了一辈子,陆游守望了一辈子。
也有很多后人,对这段爱情持有怀疑。
确实,在唐婉香消玉损后,陆游,又娶了一妻一妾、育有七子一女。
而这个叫赵世程、默默无言的男子,谢绝所有提亲者,终生再未续弦。后来选择投军,四十多岁战死沙场。后人赋诗:
留诗剑南歌放翁,沈园遗恨误相逢。
香消玉殒魂何在,千古伤心赵士程。
确实,赵士程是深情的,他爱慕着唐婉,顶着重重压力,迎娶回门;又顶着极大的压力,再未续弦。他尊重唐琬,在沈园陆唐重逢后,坦坦荡荡的依从妻子的想法,给陆游送了酒菜;他理解唐婉,在陆游仕途不得意时,答应唐琬的请求,鼎力相助。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赵士程对唐婉的守护,为我们完美地诠释了感情的“完整”。
然而,我们也不能简单的认为陆游自私薄情。毋庸置疑,在陆游心中,始终为唐婉保留了一席之地。也许,和《寻梦环游记》中所述一样,陆游相信: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点,遗忘才是。所以,他要好好的生活,他要不倦的书写,只为了,让后人永远记住他的婉儿。
只是,相逢不易,相守更难。
爱过,是缘,是福,也是永恒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