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3-溪枝-教学手记:成长路上的“小插曲”与“小确幸”

昨天的教学工作,除了课堂上的笔墨耕耘,课后和家长们的交流也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满是关于孩子成长的故事。

一、课堂中的“小插曲”

小W:积分驱动下的尝试

课堂上,小W是个很有特点的孩子。他书写功底其实不错,字里行间透着个性,可就是对橡皮擦“情有独钟”,而且只愿意写自己感兴趣的古诗,安排其他内容时,配合度极低。考虑到他马上要上三年级,得提前适应钢笔或中性笔书写,我此前没少尝试引导,可惜很长时间都没能让他配合。

今天我换了个法子,跟他说:“要是你用中性笔练这两首古诗,还能做到一笔不改,老师给你40积分!” 没想到,积分的魔力还真不小,下课的时候,这孩子居然第一次按要求完成了!不过看着他的 “成果”,我又有点纠结,这样靠积分引导的方式,到底对孩子长期发展好不好呢?

小L:情绪与冲突的困扰

小L的情况也让人头疼。这孩子还没上一年级,表达能力却超强。刚来的时候安安静静,结果每次课间都跑去前台,用电话跟妈妈说 “肚子痛”,前台老师都摸清规律了,一见他过前台,赶紧把电话藏起来。

有回他和另一个孩子起冲突,平时看着挺乖的小男孩,俩人坐一块就 “火星撞地球”。小L一口咬定对方用铅笔戳他,下课就跑去向家长告状,对方家长被弄得连连道歉。可道歉之后,又觉得自家孩子表达不如人,憋屈得慌,在写字群里情绪激动地说了一大段,满是无奈。

今天小L写字时闹起小情绪,怎么都不愿意写。下课还说自己的奶不见了,硬说我拿了他东西,可根本没这回事呀!他越说越激动,缠着我不放,而我在忙着跟家长沟通,还有接着上下一节课,实在没办法,我只好说:“老师给你多发积分,你先下课好不好?我真没拿你的东西呀!” 碰上这种事儿,心里别提多无奈了,真不知道该怎么更好地处理。

小S妈妈:学习情况的沟通

下第一节课的时候,新生小S的妈妈过来沟通。小S个子小小的,我原本以为他准备上一年级,一聊才知道,都要升二年级了!家长说,一年级上册生字简单,孩子写得还不错,可下册生字变难,孩子就应付不来了,所以想趁着暑假上课提升书写能力。这前后信息的反差,还真让我挺惊讶的。

我给家长的建议是,让孩子跟着老师练基础的同时,把下学期(或上学期)的生字也带来,边练边复习,这样能更有针对性地提升。

二、教学中的“小确幸”

当然,也有暖心的事儿。有位老学员的家长联系我,说想送妹妹早点来练字,还在家拍了孩子握笔练习画线控笔的视频给我看。这么小的孩子,正该好好练坐姿、握笔和控笔,为书写打基础呢!家长这么认可咱们的教学,还说下个月带娃来体验,心里真是满是感恩,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值了。

三、反思与优化方向

这些或纠结、或无奈、或暖心的瞬间给我带来了反思和对后续教学的精进思考

1. 冲突处理

小L引发的家校冲突,可更前置介入。及时和双方孩子、家长沟通,讲清情况、引导正确处理矛盾,而非等家长闹到群里才被动应对,减少后续情绪激化。

2. 情绪引导

小L闹情绪、纠缠时,除了“积分安抚 + 解释”,可尝试共情式沟通(如“我知道你找不到东西很着急,咱们一起冷静找找 /说说是什么回事),教孩子合理表达情绪,而非单纯用积分“平息”,帮其建立健康情绪处理模式。

3. 长期激励

小W靠积分短期见效,后续可结合书写成就感(展示作品、表扬进步 )、自主选择(协商练习内容 )等,逐步培养内在动力,避免过度依赖外部奖励,让其书写习惯越来越好。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