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茶

立夏过后。

久不联系的惊蛰突然发来了微信:送你点东西,已经寄顺丰快递了,请注意查收。

谷雨看着惊蛰从不更换的头像,撇了撇嘴,说:怎么想起送东西了?生日也还没到呀。

惊蛰回了一个表示惊讶的表情,一定要生日才可以寄礼物?

也不是了,就是奇怪嘛。

又不是什么稀罕物,想送就送了。

那好吧。谢啦。

小满这天,快递送到了。

谷雨拿过剪刀,小心翼翼的沿着包装线把包装线剪开,原本密封的箱子迎面而开,纸箱里躺着三份精致的礼盒。

伸手,拿出礼盒,继续拆剪。

真相大白。

其一,是一套精美的茶具,一个茶壶,六个茶杯,还有一些煮茶所需的小器具,浑然茶色,古色古香的。

看来价值不菲,但惊蛰这个好友自己是清楚的,不好拒绝,只有收下。

其二,其三,竟是新茶,生茶熟茶各一份。

谷雨站起来,走到门前,屋外正明媚。

缘分说来也奇怪,不过是一次不经意的举手之劳,却收获了一份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友谊。

自自然然的,就成了好朋友,没有无话不说,相对无言也好,时光都记得,岁月有记录,从不奢求天长地久,高山流水知音少,遇到了,珍惜,错过了,无悔。

随缘自适,恬然自得,其乐陶陶,穷年兀兀。

不常见面,见而不惊不喜,忆如细水,长流不断不息。

还说不贵重。相比之下,许是自己太过庸俗了,总是以自己的想法去揣摩他人的行为,说白了还是不愿欠债,尤其是人情债。

人与人相交,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以俗厚而易其真,不以道昏而昧其视。为人当是不贪不求,不偏不倚,无牵无挂。

虽喜茶,但不懂茶,更不识茶,茶之百道,道道各不相同,或大同小异,偏一着不慎,便天差地别。既然不具茶心,不通茶理,往往任性妄煮,一饮而尽,其味到底如何,是否无穷,摇头只得一声叹息。

如斯茶具,配如斯新茶,应是绿肥红瘦,相得益彰,绝配。

茶壶妙不可言,乾坤一掷日夜浮,生茶与熟茶,又如何开启新的一段茶禅时光之旅呢?

东西已经收到。感谢的话就不多说了。

收到了?喜欢不?

喜欢。就是,感觉你送错人了……

何出此言?

我就一庸人,清雅之物,高雅之事,貌似与我风马牛不相及呀……白白浪费了此等风雅……

天哪,我还以为是什么事呢。惊蛰一串大笑,原来,谷雨还有这么可爱的一面呀。

笑声,终于停了,转换成了一本正经的,你可不可以别那么矫情饰行呢?你本就剔透玲珑,怎可妄自菲薄?

茶,本就是用来喝的,喝多了自然也就懂了。一如人生,脚下本无路,走着走着路就出来了,走着走着路就宽了,走着走着路多了……

走着走着花就开了,走着走着人就散了……谷雨接了两句。

聚散离合是常态,坦然就好。言归正传,又有谁,一开始就懂呢?好比我,一开始也不会种茶,不懂茶叶暗藏的许多的学问……但我想,茶道和其他的道应该是相通的……任何事物,任何关系,都是从生到熟,都会有一个过程让我们去认识,熟悉,了解,到懂得……

是的。茶道通窍,在于心,不在表。万事随意,意由心生,心明天见。

一壶茶,一生品,半杯时光慢慢熬,袖里乾坤通两头。

一盏茶,误一生。一壶茶,一生悟。

形式,不重要,重要的是,愿意。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人们平时努力面对忙碌的学习与工作,周末一旦闲下来便属于自由时间,午饭后客厅里洒满阳光,烧一壶开水泡一壶龙井,让茶香...
    喜洋洋_9bcb阅读 145评论 0 3
  • 大们对泡茶的追求是追求美的过程。“壶为茶之父”,泡什么茶用什么茶具,很有讲究。 茶具的功能性和艺术性的结合,反映了...
    怡情悠然阅读 1,585评论 1 7
  • 信阳毛尖为历史名茶,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一直以形秀、色绿、香高、味鲜而闻名。其外形细、圆、紧、直、多白毫;内质清香...
    闲雅茶生活阅读 188评论 0 0
  • 你可曾听闻过小茶楼? 那是一座没见过茶楼主人,却一直在招跑堂小二的茶楼。 阿生有幸成为楼里的茶客,对其有所见闻。 ...
    X日生X阅读 129评论 0 6
  • 中级理论复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培养职业道德的主要途径。 A、努力提高自身技能 ...
    e71c9a8ecc40阅读 4,362评论 0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