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双跟会中是妯娌两个。
她俩的脾气相反,根本不是一块儿地里的庄稼,也不是一口锅里的饭菜。
但是,俩人从来不吵架,不闹矛盾。表面上,客客气气,看着没一点儿的波浪,这让很多人看不明白。
公婆当年为了一家人更亲,照顾起来更方便,就一次性挨着划了两处宅基地。这样,娶俩媳妇儿过来,就是隔墙邻居。
村里很多人并不这样,两个儿子的家庭,一般都是分开一段距离,那样的话,避免生太多的闲气。
这边燥火屋里冒烟了,那边也着火里,弄里盆泡三眼枪,让别人看笑话。
婆婆想法不一样,她说:
妯娌俩挨着,我看孩子方便,给他们做饭方便。
晌午了,这边添锅打开火,再去隔墙院里给那边也打开火。
免得她俩有意见,给这个做了,不给那个做了。
就我一个人,肚子不争气,生了俩孩儿,娶俩媳妇,总不能把我一撕两半儿伺候她们吧?
看孩子,生几个看几个,一只羊也是赶山上吃草,两个,三个,五个,都是赶,反正都得看,不给哪个看,都是生气里门。
住一起,我看孩子方便,减少矛盾。
婆婆说里非常对,想法都是为孩子们考虑,自己就是使死也心甘情愿,只要他们过里好都中。
这话,有人学给妯娌俩,小双笑笑,不说话,会中那嘴,不说几句过不去。
谁让她当婆婆里?谁让她肚子不争气?
要是生个闺女生个孩儿,凑成一个好字,她盖一所房子都中了。省钱省力气还气顺。
她说这话,也有道理。哪个爹娘不是为孩子着想里?
将来她老了,不会动了,不得指望我们?
那嘴巴,刀子一样,那表情,气势里不能行,那眼睛,能吃人。
没人跟她再说啥,要不然,她机关枪一样,嘟嘟拉拉一大串儿,扫射出去,不知道要说啥难听里话。
人家何必呢?
不过,她忘记了,自己里肚子也是不争气,生了俩孩儿。
小双听听,面色平静,波澜不惊。好像跟她无关一样。
妯娌俩做的饭菜,小双的更有味一些,孩子们都爱吃。会中里俩孩子经常在她那儿蹭饭,有时候,她也过去吃。
有人说她是个懒家伙,好吃嘴,好占便宜。
人家议论她了,她站在大门口,不提名不道姓里骂街:
咸吃萝卜淡操心货,好管闲事里,长舌妇!都让你们进地狱都不亏!
长一张嘴,不是吃屎喝尿,不是管人家闲事里。
再说那乱七八糟里,茅厕里那水,用勺子灌您一肚子!
还有的话,骂得非常难听。没人搭理她,从她身边过过,扭过脸低声回骂她。
两家里孩子闹别扭了,小双总是会教自己里孩子,最后能让两家孩子和好如初。
而会中呢?
几个孩子搁她院子里玩,一热火,她总是批评小双里孩子。
就连婆婆都看不上,说她护短。她不服气,说婆婆偏心眼儿,吵了一架。
小双呢?
赶紧上前劝婆婆,然后,带俩孩子回家,一句歪嘴话都不说。
后来,婶子说会中:
会,就你成天热火里不能行,看看小双,人家里嘴,啥时候说过你啥?
她不在乎地说:
不说,是她不想说,不说算了,反正她是老面蛋儿,老好人,我不是人。赖,都让我落了。
婶儿叹口气说:
你能认识自己错了都中。别学那不是是人。
知不知道人家为啥不搭理你恁多?
她一想说:
啥不搭理我?她就是那样里人。
婶儿说:
我好说,包括大家都说,人家那是好鞋不蹅你那臭屎!
以后,你把嘴巴管里紧点儿,别让人家笑话。
不是我说你,人,都得往好处想,往高处走,光小心眼儿,光占便宜,光说话难听,人家不议论你,议论谁?
其实,你心事也不赖,将来,你也俩孩儿,也当婆婆,得有大人样儿,日子才能过好。
要不然,你名声在外,谁家里好闺女愿意嫁给您孩儿?
婶子是支书里老婆,她不敢反驳。
不过仔细想想,也是那个理儿啊。
她一边想着,一边走着,一边揣摩着婶子里话。
唉,都怨自己这张臭嘴!以后,改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