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睡了一觉,没有睡够又到了上班的点,懒洋洋地下楼,一路揉着酸涩惺忪的睡眼。
正要推车,就见五楼的那位年轻母亲从楼门里面冲出来,边走边气哼哼地抱怨:“你都多大了,还给我干这个?谁像你,天天闹着不上学?”随着一阵撕心裂肺的哭声,那个经常哭得惊天动地的小丫头跟了出来,眼泪哗哗,鼻涕满脸,边走边嚷“我就不上学,我就不上学,使得慌,使得慌……”七八岁的孩子,到底抗不过大人,无可奈何地爬上电动车后座,边哭边嚷,被自己的母亲带着送到学校去了。
孩子的哭声,还有那句挥之不去的“我就不上学”,让我的心久久难以平静!为什么这么小的孩子就不想上学?为什么这么小的孩子就嚷“使得慌”?
小时候的我们,好像是从来不想不去上学的。那个破破烂烂的学校,那间冬冷夏热的教室,似乎从没有减弱过我们对上学的热情!在那里有小伙伴们玩闹的笑声,即使只是一个百玩不厌的游戏,也让我们开心到乱蹦乱跳。老师们上课是很随意的,看他们的懒散的样子,似乎也不怎么备课,也不怎么关心我们的作业和成绩,完不成作业,最多罚站一下,被打的学生,是那些调皮捣蛋的,没见过也没听说过哪个老师为成绩差打骂学生的。那时,周末只歇周日一天,其它节假日也不多,盼望放假的心情并不怎么急切,因为节假日不是帮父母做家务就是下地干农活,远远不如在学校里玩得开心玩得洒脱。至于各种各样的辅导班,对不起,我们从没有听说过,落下的功课,老师会趁自习课给我们说道说道,甚至到家里给我们免费讲解一遍。有时候,我们的家长会急赤白脸地让老师带走一捆韭菜或者一棵白菜。
如今,我也成了老师,在一所农村中学待了二十多年了。对学生的现状,应该说是了如指掌,最有发言权的。学生的学校生活怎么样?学生的心情怎么样?恐怕不是一句“使得慌”能概括的。
学生们喜欢到学校来吗?没有调查过,反正看学生的作文日记,里面充斥的除了无休无止的抱怨,还是无休无止的抱怨,作业多,生活苦,活着累!这是怎样的生活状态?在学校的五天里,要早出晚归,包括早中晚三个自习在内,至少要坐十个四十五分钟的课程,起码得挺直了身子,瞪着眼睛,在老师口若悬河的讲解分析中苦度光阴,还要忍受着某些老师偶尔爆发的疾风暴雨,甚至挖苦讽刺体罚。说起作业,大概可以说满眼都是泪。科目多,作业量大,动脑更要动手,可以抄袭,拷贝却万万不能,需要纯手工抄写,一路狂写下来,非几个钟头不能完成,手疼脑累几近崩溃!老师们高度负责敬业的精神实在可敬可佩,留作业铺天盖地狂轰滥炸,查作业更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唯恐一个学生掉队,不能够充分印证“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专家的名言警句!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在升学率面前被一再挤压,最终成为了“一个美丽的传说”,弥漫在校园上空的,是浓浓的挥之不去作业和考试的气息。周末和节假日,成为学生日思夜想的最大期盼,唯有这些日子,才能有睡到自然醒的机会。可惜啊,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家长对教育重视程度的提高,以“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名义,孩子的节假日成了参加各种辅导班兴趣班的最佳时机,许多孩子跳出了学校这个“苦海”,又跳进了课外辅导的“深渊”!这样的学习,孩子不觉得身心俱疲,“使得慌”,那除非是个奇迹!
“我就不上学”,孩子的哭声言犹在耳,又看到了一则新闻:“4月24日,广东云浮,一名女孩被仰面绑在摩托车尾大哭不止,而骑车男子依旧向前行驶。经核实,这二人为父女关系,因女儿哭闹不愿上学,父亲一时意气采取了过激行为。目前,公安机关已找到该男子,并对其不当行为作出批评教育。”看罢,我沉默了。我们的孩子,不想上学,竟然需要家长捆绑着送到学校来!这学校,这教育,究竟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