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七年献老区

有人脚行万里,有人囿于方寸。可正是这方寸之间,恰以承载一个老师的满腔热情。我想,甘于方寸的老师,一定对教育事业充满了无限的热爱吧!

水峪贯学校工作六年,对于初出高校就扎根乡村教育的我来说,有一位好的人生导师是何其重要。我很庆幸我遇到了,王占桃老师的言行影响了我的教育观与教育方法。说实话,六年的时间并不长,只能陪伴两届初中生;但六年的时间又很长,长到影响我的一生。

初见她时,是去学校报道的第一天。她中等身材,个头不高,波浪头,说一口我一个外地人完全听不懂的交城方言。当时,已经五十二岁的王老师担任班级英语老师兼班主任,我担任语文老师。慢慢相处的时间里,她给我讲学校的历史、变迁、现状,我才知道,她是水峪贯本村人,从二十一岁参加工作以来,在这所学校已经工作了整整三十一年,迎来送往多届学生。教了孩子的父母辈,现在又教这个孩子。教了数学、化学,现在学校缺英语老师,她又转行做了英语老师。她说,学校缺啥,她就做啥。

有一件小事至今都印象深刻。开学之初在办公室打扫卫生,王老师问我,要不要尺子?写教案时打表格或者画边框需要。我毫不犹豫地应一声,没成想到手了一把陈旧发黄,且带着许多磨痕的“断尺”,我自然不放在心上。没几天,我就买了一套新尺子,顺手把那把旧尺子扔到了垃圾桶。王老师后来看见,不理解地说道,怎么要扔了呢?其实还能用的。她又捡回来,擦干净插进她的笔筒。我满脸愧色。后来的相处中,我时常见到她的这些细微但却闪着满满光辉的举动。她的一些没写完的小本子、小册子,学期末时总会细细整理出来,撕掉前面写的内容,把剩下完整的部分发给学生当笔记本用;上一届学生留下的一些作业本之类的,她也耐心整理好,发给这一届学生当草稿纸用。她从不肯浪费一丝一毫,我辈典范!

她关心呵护学生,同时也对他们高标准,严要求。她上课时,我常常能听到她厉声“点名”开小差的学生,一到课间,她的办公桌前就挤满了学生,小到单词认读,大到范文讲解,她总是耐心地一一辅导。甚至曾经班里有一个完全已经不思学习的孩子,成绩垫底,没有一点知识积累,她也不放弃,盯着他从最简单的背单词开始学习。我那时不能理解,王老师怎么就非要一根筋呢?她说,我不能睁只眼闭只眼,能学一点是一点吧,否则我良心上过不去!后来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我渐渐理解了她的“严厉”!水峪贯地处交城山区,近些年来,在城镇化大势下,乡村日益凋敝,学生也所剩无几。但凡有些条件的都迁居到了城里,不得已留下的学生各家有各家的苦衷。留守儿童、单亲的、家里子女多兼顾不过来的。她说,留下的这些孩子基础本来就差,家庭教育也不到位,要是咱们再不严格一些,他们就啥也学不上。我就是尽力做了我该做的。

工作上她细致认真,严于律己。生活上她则宽以待人,是个十足的热心肠。我们以校为家的日子里,王老师的热情安慰着我们诸多老师的心。对我们一大批外地老师来说,周一如果有第一节课,那就意味着周日就得从家里出发。我们一有难处就找王老师,面对所有的换课她从来都是简单一句,我上吧!后来,她几乎包揽了班级周一第一节课和周五最后一节课,就为了让我们外地的老师可以早点走,迟点来。平日里,做了好饭热情地叫我们过去吃,在王老师那里,尝到过很多她自己做的美食,槐花饭、炸油糕、柿饼、山楂酱。遇到节日,还在工作群里叫我们去吃咬灾豆豆。同事们挤在王老师家,那真是快乐的日子!遇到教师体检,要一早集合,我们发愁提前一天去城里住在哪里。王老师总是第一时间就热情地招呼我们这些“流浪汉”去她家里挤挤,你们仨挤这个房间,你们俩住这个房间!安排得妥妥当当!

如今,王老师已经五十八岁。这是坚守水峪贯学校的三十七年了!今年,由于学校英语老师短缺,她又担任了初三英语老师。由于多年未上初三战线,她一边说着自己对教学的担忧,一边又转头埋到英语教材中。每天就是看英语短文,不是研究课本,就是研究习题。“学校交给我这个任务了,咱就得认真干好!”

工作期间,她获得过无数荣誉,“交城县模范教师”、“交城县优秀教师”、“交城县一星级名师”,过眼云烟,不值一提。2022年,她获得交城县晋绥儿女支持老区教育奖。实至名归!再没有人比她更适合这个荣誉了!三十七年——人生能有几个三十七年用来奉献在水峪贯的三尺讲台!

“说也奇怪了,老了老了,快退休了,但是我一站上讲台,就精力满满,干劲十足!还真不想退休,还想再干几年!”

悠悠回响,振聋发聩。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