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三大喜事中,洞房花烛夜占据一席,足以说明,办喜事这一人生大事在人的发展历程中的重要地位。
每逢这个时候,每家每户都会大操大办,因为这不仅仅是关系到个人,更关系到整个家族的脸面,虽然有些功利色彩,但是也在客观上让每一对新人都在自己的人生履历中留下了浓墨重彩。
但是,现在在一些农村,办喜事越来越冷清了,这是什么原因呢?
农村办喜事越来越冷清表现在哪里?
农村办喜事不仅仅是办喜事那家家庭的事情,更是整个村庄的事情,但是现在在一些农村,办喜事表现的越来越冷清了。具体表现在:
一是来的人没少,但是气氛不热烈了。农村结婚办喜事,一般来说男女双方的亲戚都是会来的,而且村子里的邻居朋友也要来捧场,再加上新郎新娘的哥们姐们,人数上是不会太少了,但是气氛就是热闹不起来,桌子上聊不起来,跟新人也闹不起来,更多的是在走仪式流程了,那种喜事中的感觉中“事”的感觉更重了,“喜”的感觉轻了。
二是好菜硬菜上的多了,但是却吃不完了。农村结婚办喜事,一般来说也是农村整个村子改善伙食的一次机会,毕竟平日里都是白菜萝卜,很少吃肉食,婚宴是村子里少数的机会能够放开吃肉的机会,所以一般到这个时候,婚宴还没有开始,村子里就弥漫着一种即将要吃肉的喜悦感。但是,现在这种感觉没有了,大家可以去婚宴上看一看,没有一个婚宴到最后桌上是干干净净的。
三是婚礼形式越来越隆重了,但是亲切感少了。以前农村结婚办喜事,新郎新娘穿着新衣服,在刚刚翻新的房子里,刷刷墙、新被子、虽然没有现在这么隆重,有酒店有婚房,还有司仪,还要爱的誓言,但是却很快就能和大家打成一片,很亲切,也能让新人很快融入到农村这个集体中。现在不一样了,新郎新娘整个仪式结束都不见得能说上几句话。
农村办喜事越来越冷清的原因是什么?
任何事情都是有原因的,农村办喜事也是基于当时的时代条件和背景下的,有变化也很正常,具体来说,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农村生活水平提高了。这种生活水平的提高很明显的就表现在农村办喜事不用再到东家借砂锅、到西家借板凳了。以前,农村每个家庭都不富裕,办喜事单靠自己家庭的力量是远远不够,不说别的,但是摆酒席用的方桌、板凳、碗筷都不是一个家庭能够负担的。一方面是因为这些东西很多,要采购起来比较困难,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这些东西一辈子也就用那么几次,犯不着单独采购。
这样一来,在办喜事开始之前,就要早早的去各个农户家里去预定东西,这样的过程既是一个借东西的过程,也是一个交流沟通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大家交流了办喜事的信息,了解了事情的进展,知道还有什么需要帮助,这都有助于后期婚宴的时候的气氛提升。
二是农村人口渐渐减少了。农村人口的减少有很多表现,一方面是因为计划生育国策的影响,自从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之后,农村人口的生育得到了控制,原来一个家庭有五六七个孩子的现象很普遍,现在能有两个孩子就很少见了。人口的减少,直接表现就是同辈的亲戚越来越少了。
另一方面则是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到城市里打工并且定居下来,不再回到村子里来了,而是留在了城市里。不仅仅是打工的人本人留在了城市里,他们还把孩子和父母也带到了城市里,这导致村子里的人口越来越少。
三是婚姻观念发生了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收入提升之后,新一代年轻人对于婚姻的看法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嫁给一个家庭变成嫁给一个人,从跟父母住在一起到夫妻两个过小日子,从呆在家里过日子到旅行结婚,从传统中式婚礼到西式婚礼盛行,从婚姻的形式到内容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在这种观念引导下,大家对办喜事也有了改变,将婚宴的举办地点从自己家改到了酒店,这就不需要再去借东西,不需要找兄弟邻居来帮忙等等。
人口少了,观念变了,生活水平提高了,农村办喜事也就渐渐的冷清了。但是,婚姻和爱情这种东西并不会因为喜事办的好不好就改变,依然希望每一对新人幸福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