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望着桌边的山菊花,我陷入深深地思考之中……
我是一名教师,拥有一个温馨的家庭:儿子大学毕业后留在了北京一科研所从事机密工作;老公在一家公司给老板开车,待遇也相当不错,我们一家人都是很有规律性地生活着。
教师的优势条件就是每年的假期可以自由支配的。这对于爱好旅游的我来说,简直就是黄金季节,每每快到放假前,我就早早联系同学朋友,安排行程,安顿好老公的日常生活后,便在老公的护送中,去旅游了。这几乎成了我每年假期的惯例。
去年暑假,我到了甘肃,那是大学时的同室好姐妹的家乡。计划就是我住在她家里,她陪同着我走访甘肃境内的一些名胜古迹。不巧的是,在我到达她家的一周后,突然她的婆婆高血压病症又犯了,她就不能再陪我,于是找来她的同事带着我去游玩。
她的同事叫夏杰,一个很英俊帅气且文质彬彬的中年人,当然也是教师。不过他教的是高中数学课程,而我却是教历史课程的,虽然文理科差异大,但是同为教师,又是同龄人,相同的话题就多了起来,更重要的是,他也是一位旅游爱好者,并且擅长自驾游。看来我的同学是在精心给我推荐的这位旅游伙伴,还是和我很有缘分的。
说实在的,爱好旅游的人走在一起,就显得话多起来。在去渭河源头的渭源县的路上,夏杰给我讲了他从宝鸡的炎帝陵、封神台、法门寺、乾陵一路东去,咸阳古渡、药王山、黄帝陵、黄河壶口瀑布、骊山、华山等陕西的景点,他游览了不少。而且每一个景点,他都能讲出历史梗概和故事传奇。看来他确实是一位博闻强识的资深旅游者,我不由得对他暗暗地敬佩起来。
傍晚,回到我同学的家属楼下,我下了车。夏杰对我说:“你上楼到家后,从窗口给我打个招呼。”我听后感觉到他还是一位很细心的汉子。
晚上,我和同学一起去医院看望她的婆婆后,沿着步道散步,竟然不期而遇到了夏杰和她的妻子也在散步,于是四个人便又走着、聊着,同时约定好了第二天去敦煌的出发时间。
第二天一大早,我准备好了两个人一天需要的食品、饮料,刚到了楼下,夏杰就开着车到了,他的妻子也想去,于是我们三人便出发了。
从敦煌返回后,已是华灯初上时分,王霞(夏杰的妻子)说自己很累,感觉有些不舒服,想要回家冲澡休息,于是便先送王霞回到家里。夏杰开着车在我同学家附近的一个酒馆处停了下来,吃饭很简单,就是正宗的拉面。饭后,夏杰邀请我去喝咖啡,我不好拒绝,自己也想着应该感谢他两天来的辛苦。于是,我就提出:“那就只好你引路,我买单,不然我就太没有礼节。”
咖啡屋的浪漫情调不仅是属于年轻人的,中年人忙碌一天后的疲劳感在这样的氛围中消除也是很合适的。夏杰不是甘肃人,他老家就是户县人!那是他爷爷年轻的时候,给人家商行当相公娃(伙计)时,在给甘肃牵马驮运茶叶、食盐等商品后留在甘肃商铺中,并在甘肃当地成家立业的。夏杰的爷也曾在七十年代中期,回到户县老家,故土差不多没有变化的家庭境况,使得他打消了再举家搬迁回老家的念头,况且他爷爷在这边已经有了一大家子人,搬迁也确实是很困难的。从此,只能是在每年节令的时候提提户县老家的亲人和朋友,以寄托自己这个“身处异乡为异客”(被当地称为“炉炉客”)的忧思之情。在这样的记忆中,从小夏杰就在心灵深处留下了对户县祖籍的眷恋和向往之情。
几年前,他曾自驾回到户县,那种激动中的陌生,盼望中的茫然相互交织在一起,这时他才醒悟到:四海为家安宁健康就好,一心做人团结和谐重要;善待游人,亲近自然。把对户县的怀念之情化作自己认真工作进取的动力。当我的同学邀请他给我作向导时,他曾犹豫不决,直到他知道我是户县人后,就在诧异中欣然接受了。
哦,我这才明白夏杰的动因了,原来还有这么深厚的一层含义:对来自祖籍地户县乡党的关爱。我回到了同学家,在窗口处悄悄地对他轻轻地挥挥小手,他回答性地挥手后就驾车离去了。
第三天的游程中,夏杰和我自然熟悉多了。晴空万里中,我俩人一起在顺着山道石阶而上的时候,他指给我说:“小妮子,那一片是山菊,待到金秋季节时,山菊花就开了,景色别致,空气馨香。”我想不来那是什么感觉,只知道应该是很怡情的。我便回头对夏杰微笑了一下,算是给他一个首肯式的答复。
半下午接到老公发来的短信:儿子带着女朋友到西安了,望早点回家。
火车启动了,望着窗外送行的老同学和夏杰夫妇,依依不舍的酸楚让我在强装欢笑中挥着有点沉重的小手。
列车出站,我的手机接收到一条短信:夏杰祝你一路顺风、平安。
绽放的黄橙色山菊花,静静地玉立在桌上的花瓶中。
二〇一二年三月七日 于草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