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因为行业挂证的事,和一位懂行的大哥沟通了一下。这次聊天,我发现一个问题。
故事很简单,这位大哥才挂证,就有人给他电话,问是否要挂证。挺凑巧,我也有证要挂,刚好跟他取取经,他挺爽快,给讲了一些门道,我才知道价格有些表面高,但会潜藏着风险。
行道清楚了,我跟他要了来电人的信息,具体咨询。一问,果然,价格合我意,但是有代价,要隐晦的跟项目。
如果不是自己想要的,是直爽的拒绝还是委婉的回答呢?
因为还在聊天,我就顺口说了,直接回复:"跟项目不行,挂不了"吧,这样风险太大了。
这位大哥赶紧提醒我,别,不用把话说死,以后可能还有用得着的时候,先委婉点。
我立刻觉得,对啊,我怎么说的那么严肃呢,赶紧改了未敲完的话,再行发出去。
如果不是想要的,大家会怎么样 处理呢?
回想了下。
在熟人面前,我是个委婉温柔优柔寡断的人,经常不是这样想,不想吃这个,不想做这个,被代表被安排了,也就顺大流同意了,其实内心是不合群的,表现出一副好说话的样子而已。
在外人面前,我也装出一副好好女士的样子。
但是,时不时犯浑,我就会原形毕露,露出张牙舞爪的真实面目,不合意的直接怼。
直爽一时爽,过后火葬场。
为这句话点个赞,因为无数次的事实证明,当时是比较爽,很多年后,再想起来我都是隐隐后悔的。
多数都是直爽怼人,所以结果很明显,无论开始玩的多好,后来总是分道扬镳。因为过到中间,总会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发生争吵,弄得再也不说话。
比如一起合住的时候,条件一般,屋子里也没有桌子,合住的姑娘就把包包东西直接扔床上,我对床有洁癖,不愿意有东西乱扔上去,而且怕外面到处放的包包不干净,所以就直爽开腔了:"不要把东西扔床上,不干净……巴拉巴拉……"。
估计世界上的碎碎念都有同一个结局,那就是继续我行我素,甚至愈演愈烈。
很遗憾,我一直没有掌握说服的艺术,强硬的要求必然不能让人听从做到。 后来,又直爽的开吵几次,慢慢互相看不顺眼就不说话了。
很羡慕,有些人即使气氛再尴尬,也能慢慢回转和好如初,但是我好像真的缺乏这个技能,只能僵硬的待着,直到渐行渐远。
之所以直爽,好像有点来源于非黑即白的想法。
小时候看的电影,知道了还有灰色地带,评价一个人不可能非黑即白。
道理很清楚,但是我做人却好像机器一样刻板,我希望所有的事情都按照正确的来,所有的人都应该规规矩矩的做事。简单来说就是一切和平。
本文来自《人生地上慢慢熟》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