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阅读的是《这些人那些事》的第3辑 博真情的朋友。这些小事和温情浓缩成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情感朴素又恣意。
不知道怎么的,从本章节阅读开始,特别是读到“跑偏”,脑海里全是发小的回忆。
十几年过去,时至今天,我们两人仍是班主任班会课的主角。从幼儿园开始,一直到初中,整整10年的时间,我们都形影不离。
那时候,读小学前,我们要上两年学前班的课,类似现在的幼儿园时光。我仍记得,因为年龄小,我作为插班生提前就读学前班。进入教室,老师简单的介绍我之后,在全班同学的掌声中,示意让我坐在第一排的靠近窗边的位置,那时候小奇就坐在侧后面,我敢发誓,当时我根本没有注意到她。
课间不知道怎么的,新同学对我都很好奇,喜欢打闹,孩子间的情绪来得极快,不知怎么地我被欺负了,刚想哭,后面的小奇冲上来说,不要这样,不准欺负她。放学回家,我们习惯是全班人在门口排成两条队伍,自己是新来的,我不知掉我的位置在哪里,不知所措地忙乱,突然间被一双很有力的手拉过去,说,你就排在“我的前面”,转过头来,是大眼睛笑着眯成线的小奇。我们的友谊就是这样开始的。
我们很快成了好朋友,不知道为什么,我们都很快地知道对方的家在哪里,电话是多少。每天上学的时光总是快乐的,我们形影不离。我们的父母,似乎因为我们的友谊,倍感欣慰,更加也越加喜欢孩子的好朋友。
命运似乎都不舍得我们两分开。不知道怎么的,从幼儿园到小学,直至初中,都把我们放在同一个班级。我没有姐姐,从小到大都希望可以有一个姐姐可以一起玩乐,而小奇一直是姐姐的角色,她性格泼辣,强势,但却处处维护我。她眼睛长得很大,很漂亮,所以我们经常私底下都称她“大眼睛”。
如果一定要说“改变”,那时小学5年纪的时候。其实5年级的孩子,已经开始对“爱情”有着朦胧的期盼,那时候突然来了一个省城的转学生,长得很不错的男孩子。省城来得同学,本身就自带光环,会收到同学们的推崇。事实上,是后来才知道,像我们这种小地方学校,中途转学的新同学,按照老师的话“都比较难搞”。一段时间后,新同学的地位被确定下来了,年级的小老大,身后一群小弟跟班。在学校本来就比较引人注目的“小奇”,不知道怎么地,两个人很快也成了好朋友。那时候正在流行“流星花园”。
小学六年级后,我的时间彻底被父母安排满满的,按照他们的话,升中考试很快来,你能不能上重点班,就看你这一年怎么努力了。而小奇那时候,已经和“新同学”一起谈恋爱了。我知道的时候,已经是大半学期过去了,那时候和她难得的相处,却发现,我们俩谈话都是“新同学”,我和她讲学习,她却再也不感兴趣了。两个人,就这样,开始朝着两条不同的路走着。后来,我顺利地考入县城的初中重点班,小奇却退学了,和“新同学”一样,都没有再读初中。
初中高中以后,每年的暑假回来,都会找到小奇,短暂相聚一番。那时候原本高中时期的小奇算是嫁过去了,和“新同学”一起,在“新同学”家里帮忙做生意。我没有想到,两个人竟然可以真的走在一起,甚至是在双方父母的强烈反对下,这么早地走到一起。
现在,时隔十几年过去了,我顺利地读完高中,大学,毕业,就职。而她,似乎也很努力,一直在做生意,大排档连续开了10家,而“新同学”一直都在。
每次暑假放假见面,谈起小时候的事情,小奇都会和我说“如果我也一直读书,现在应该和你一样读大学了,毕业了,出来工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