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写简书,看到了许许多多优秀的人,像齐齐老师,与君成悦老师,蒋坤元老师,别山举水老师,泥巴-龙凤楼主大叔,小嵇,千尹姐姐,顾文,他们都是大神,感觉自己这么多年的青春岁月都浪费了,好可惜。
今天与挚友说起与君成悦老师的《我在时光清浅里,听尽寂寞在唱歌》,谈到精神生活的话题来,我说特别喜欢文中的这句话“心无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流浪”。
我们都在感叹到底家在哪里,自我在哪里,精神在哪里。比如说学校是家,可它的确不是,它只是我们工作的地方,尽管现在生活在校园里,可退休以后,这里不再是家。
时常感叹孩子以后没有了根,这些孩子从小生活在校园里,他们自认为这里就是家。我家老大冬天回安徽老家,家里人问:“月月,是老家好,还是你们那里好?”“学校好,老家太冷了”。夏天回老家,邻居还是问相同的问题,“还是学校好,老家太热了”,孩子如是答。云南四季如春的气候的确是吸引了一大批人,但于我而言,离家太远了!
其实,我们自己回到老家,也已经不是自己真正的家了,家里人把我们当客人看待,自己也觉得不但帮不上忙,反而还耽误了父母做事情,他们一天到晚的陪着,想方设法的变着花样的做好吃的。唉,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再如,说自己家在玉溪,可玉溪除了一套房子之外,什么也没有,那里的人也不认识几个,那里的生活也不属于自己。
真正属于自己的到底是什么,车子,房子,金钱,孩子,这些好像都不是。前三种是身外之物,而孩子长大成人之后最终要离开自己,就像现在我们离开父母一样。
感觉心灵无处安放,空虚,无聊,惰性,寻求刺激麻醉自己,这些是现代人常犯的错误。我之前也有过这方面的困惑,总感觉过一天是一天,没有目标,没有理想,上班,下班,带孩子,有时感觉不能这样生活,要改变。想静下心来看点书,但总是会因为各种原因或找各种理由看不下去,一本书刚翻几页,就这样一直放着了。
还好,简书让我找到了灵魂的栖息地,让我认识了一大批传播正能量的人,虽然素未谋面,但让人心灵相通,相信爱好文字的人绝大部分都是心地善良之人,通过简书平台能认识你们,真乃三生有幸!
我想,内心的充实,心灵的愉悦,自我的成长,坚韧不拔的意志,这些高贵的精神上的东西才是自己应该且必须拥有的吧。
但愿能不断遇到最美的自己!
齐悦梦想大型社群第四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