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带十一宝贝去打疫苗,一如既往的只是叫了几秒钟,不算哭。
十一虽然是个女孩子,但是性格还是挺顽强的,当初给她起名字也是选的偏中性的名字,也是希望她性格刚毅坚强。
说回疫苗,真是太多了,每次带十一去打疫苗看到计划单都感慨一下,宝宝也太可怜了,没事光疫苗就要挨那么多针,也不知道会不会有什么副作用。
今天就和大家一起分享疫苗的相关知识。
什么是疫苗?
疫苗是指为了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流行,用于人体预防接种的疫苗类预防性生物制品。
疫苗是用细菌、病毒、肿瘤细胞等制成的,通过疫苗接种使接受方获得免疫力。
疫苗的分类
疫苗分为两类。
1.一类疫苗
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包括国家免疫规划确定的疫苗,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执行国家免疫规划时增加的疫苗,以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卫生主管部门组织的应急接种或者群体性预防接种所使用的疫苗。
2.二类疫苗
是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
目前,针对儿童使用的一类疫苗共有十一种疫苗
按照我国规定的计划免疫程序,宝宝必须在1岁内完成5种疫苗的接种,具体包括以下几种:
1.乙肝疫苗
目前使用的多为基因工程乙肝疫苗,它可以用于预防所有已知亚型的乙肝病毒感染。
2.卡介苗
接种卡介苗可预防结核病。
3.小儿麻痹糖丸
口服小儿麻痹糖丸可预防婴儿瘫,即医学上的“脊髓灰质炎”。
4.百白破制剂
注射百白破混合制剂可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这三种疾病可严重威胁小儿的健康与生命。
5.麻疹疫苗
注射麻疹疫苗可预防麻疹。
接种二类疫苗有没有必要,应如何选择?
二类疫苗是自费疫苗,可以根据宝宝自身情况、各地区不同状况及家长经济状况而定。
如果选择注射二类疫苗应在不影响一类疫苗情况下进行选择性注射。
要注意接种过活疫苗(麻疹疫苗、乙脑疫苗、脊灰糖丸)要间隔4周才能接种死疫苗(百白破、乙肝、流脑及所有二类疫苗)。
体质虚弱的宝宝可考虑接种的疫苗:
流感疫苗:对7个月以上、患有哮喘、先天性心脏病、慢性肾炎、糖尿病等抵抗疾病能力差的宝宝,一旦流感流行,容易患病并诱发旧病发作或加重,家长应考虑接种。
肺炎疫苗:肺炎是由多种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引起,单靠某种疫苗预防效果有限,一般健康的宝宝不主张选用。但体弱多病的宝宝,应该考虑选用。
流行高发区应接种的疫苗:
1.B型流感嗜血杆菌混合疫苗(HIB疫苗)
世界上已有20多个国家将HIB疫苗列入常规计划免疫。5岁以下宝宝容易感染B型流感嗜血杆菌。它不仅会引起小儿肺炎,还会引起小儿脑膜炎、败血症、脊髓炎、中耳炎、心包炎等严重疾病,是引起宝宝严重细菌感染的主要致病菌。
2.轮状病毒疫苗
轮状病毒是3个月~2岁婴幼儿病毒性腹泻最常见的原因。接种轮状病毒疫苗能避免宝宝严重腹泻。
3.狂犬病疫苗
发病后的死亡率几乎100%,还未有一种有效的治疗狂犬病的方法,凡被病兽或带毒动物咬伤或抓伤后,应立即注射狂犬疫苗。若被严重咬伤,如伤口在头面部、全身多部位咬伤、深度咬伤等,应联合用抗狂犬病毒血清。
即将要上幼儿园的宝宝考虑接种的疫苗:
水痘疫苗
如果宝宝抵抗力差应该选用。
对于身体好的宝宝可用可不用,不用的理由是水痘是良性自限性“传染病”,列入传染病管理范围,即使宝宝患了水痘,产生的并发症也很少。
接种疫苗注意事项
1.吃小儿麻痹糖丸后40分钟内不能吃热东西。
2.注射百白破疫苗后当天严禁洗澡,24小时后注射部位出现红肿、硬痂必须热敷,一天3-5次,坚持到消肿为止。
3.注射乙肝疫苗当天不能洗澡,要注意所有疫苗患急性疾病时暂缓注射。
4.经过某种疫苗接种后,如果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如虚脱、休克、痉挛、脑炎或脑病,重度的过敏反应,则不应给予以后针次的接种或者加强免疫。
5.有神经系统疾病的儿童,例如癫痫或者脑病,不应该给予含有全细胞的百日咳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
6.有免疫缺陷病或使用免疫抑制剂者,不应接种活的疫苗。
7.儿童在患传染病期间甚至传染病恢复期暂缓接种。
8.有严重器质性疾病,如活动性结核及严重的肝脏、肺脏、肾脏等疾病暂缓接种。
9.发热期间暂缓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