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哥一起床就要玩手机游戏,我没有合适的理由禁止。就让他先玩;玩完后,让他去练习钢琴3级考试曲目,冲我做鬼脸,不练8月份考试曲目,要练12月份考试曲目,练一会就跑过来问我是否到时间,屁股象抹了油一样坐不住。(这可以理解,不论儿童还是大人,人性都是喜欢娱乐轻松的,都不喜欢反人性的学习练习带来的痛苦的东西。)
总之,在家里小哥不听我的话!比如让练3级曲目,给我做个鬼脸;让练15分钟吉他时,又一个鬼脸,说看完电视再练,看完电视后该练吉他了,又冲我做个鬼脸,不练,还逗我说,“是不是觉得被我戏弄啦?”
当然很气,但想着直接对抗了这么久,也没有改观,今天就做个深入思考,他为什么不听我的话?为什么不能让练吉他就练?而我却那么听他的话,他说看完电视练,我就让他看完电视练,看完电视不练吉他,去看书,我也没有很大反应?
一度以为是宏观型人格在作怪,觉得练不练吉他,练不练钢琴,不是什么大事。
也有可能是小哥一直觉得我对他的界限太宽,触犯了界限也没有惩罚性的后果(想不出哪种惩罚方式既让他感觉到承担后果,又不伤害小心脏),所以才不断突破我的底线的?
一方面是因为宏观型个性,一方面孩子是我的软肋,觉得孩子不论做什么都行,加上孩子在学习上比较自律,没有管过。所以孩子不听我的话?
观察了6个家庭:微观型人讲话孩子就乖乖地听的有3个家庭(CRY ,HXW,和DHJ),这3个家庭都是妈妈的话孩子听,妈妈相比爸爸更有威严,爸爸是陪玩逗乐的,妈妈是微观型人格;而LC家和LLZ家庭,爸爸的话,孩子们听,这两个爸爸是宏观型人格,甩手掌柜,妈妈操持家事,陪玩逗乐,但是妈妈没有爸爸有威严;最后一个我家,孩子听爸爸的话,爸爸是微观型人格,操持家里,比我有威严,我是负责陪玩逗乐的。
孩子听谁的话,没有规律可言。曾经以为微观型人格在家里当家做主,孩子应该听他们的话,后来发现不是如此,孩子听父母中谁的话,不是以微观宏观人格来定,而是看孩子怕谁,谁更有威严,谁讲话更有分量。
这样一例举,发现我没有办法和别人家的妈妈相比,别人家妈妈都是操持家事的,我是个甩手妈妈,我应该和别人家庭中不管事的那一位相比,和家中负责陪玩逗乐的相比,这样一比,我和他们一样,孩子不怎么听我们的话,我们负责陪玩逗乐,难怪小哥老冲我做鬼脸。当然也不绝对,有一个妈妈是管事的,爸爸甩手掌柜,但爸爸的话,孩子听,而管事的妈妈负责陪玩逗乐,难怪她说她很累。
作为宏观型,管家事较少,甩手掌柜型妈妈,就没有办法然让孩子听我的话了么?在探索中。
看了很多书,也学过很多方法,最后发现,抛开养育者个性以及孩子个性,实践中发现不适合我,操作不来。而有些方法,适合我的个性,不用教也会操作。
我不太会给孩子立界限倒是真的。《给孩子立界限》这本书看了很多次,但仍不得章法。后来索性放弃,算了,家里有爸爸在,我为什么介意孩子不听我的话呢?他听爸爸的话不行么,反正我和爸爸是一体的。
我这种个性也不好,在管教孩子,给孩子立界限方面,不擅长,经常被孩子“戏弄”,和孩子没有距离,没有大人应有的尊严和威严。但换个角度看,孩子和我相处比较轻松,是不是也不错?
每个家庭里,都有一个人与孩子相处轻松,而另一半在孩子面前有威严。对立来看,互相指责对方不对不太好。夫妻双方是硬币的两面,各有0.5,合起来才是1。
把我变成微观型人格,就象把微观型人格变成甩手掌柜一样,理论是可以的,但现实是不太可能的。为什么要变呢?做自己不是更好么?把自己个性中的长处发挥出来就好。
唉,不纠结为什么孩子不听我的话了,不擅长立界限就不立了,和他一起制定个暑假规则和作息时间,并制定出不遵守的后果。界限与威严,就交给他爹吧,人家不怒自威,一句等于我说一万句。我就负责孩子没有大小的玩闹吧,看似又被动地选择了一个轻松的活,但也不轻松,否则怎么会有我被气的tears in summer holiday呢?
yl���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