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登读书·听书打卡 D50#
阅读时间:2022.3.27
阅读书目:《减法》
作者: [美] 莱迪·克洛茨,他是弗吉尼亚大学副教授,“减法”原则的提出者和倡导者,他关于“减法”的文章登上了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杂志封面。
我思和我见:
这本书里面引用了很多咱们中国老子的观点,老子在《道德经》里讲:“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本书樊登老师讲解的一开头就提到两个减法的例子,案例一是说拆除双层公路后,交通反而更加通畅,这是为什么呢?其实有时候减法反而能够改变复杂系统。这里可能是因为拆除后,人们反而改变了原有的出行方式,然后在这个大城市的复杂系统里成为了更优解。案例二是说黑人拒绝搬运货物下船,而促成南非种族隔离政策崩溃。黑人拒绝的时候,他也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大的效果。
减法是一种智慧,在这我个人最近的几个月也从减法受益匪浅:
首先 听完《减法》这本书,从另外一个层面去了解了“断舍离”的原理。以前的自己不喜欢扔东西,小时候经常裤子的袋子里满满各式各样的石子什么的。最近这两年会开始不断收拾整理,前面几年不扔东西也有要给小孩玩的原因,当然自己不舍得做减法是主要原因。
另外举自己身边的两个例子,第一个例子是当对客户设计很多卡种时,推销员和客户都难以选择,在做了减法后反而是能够快速成交而无烦恼。还有一个例子就是在参加《跨越不可能》训练营学到的,也是非常符合自己和其他同学的情况,就是有时读不了书,原因不是没时间,反而就是想看的书单越加越多,因为贪心反而一本也没看完。而做了减法后,比如就先下决心看《跨越不可能》这本或者把手头的书先看完,其他再好再有诱惑力也不加上书单,反而看了一本、两本、三本…
里面还提到很多例子也分享给大家:如精简心脏导管步骤反而拯救成千上万人的生命、如足球教练把11个人减去两个人,把9个人变成一个整体,反而训练出了一个冠军团队、如急诊室的三步骤、如乐高和叠叠料的例子,再如甜甜圈这个例子(扣除中间部分成了甜甜圈,中间部分也再次利用,成为最受欢迎的美食),这个例子可以讲给孩子听。还有个例子就是有个人觉得幼儿园翻斗车才一个,捐赠两个翻斗车给幼儿园的反例子(加法的例子),但是效果更不好。因为其恰恰才一个翻斗车时,孩子们才玩的更开心,更不会只抢翻斗车,而是学会耐心、学会合作、学会等待,还能够去玩其他的东西,比如说水管等等。
这里提到了人们为什么倾向于做加法?如下图:
怎样才能增加我们在生活中做减法的可能性?作者有三条建议。
①更深入的思考;
②有意识的想到减法;
③在改变上投入更多的心智带宽。
当别人问他为什么把雕塑雕得那么好?米开朗基罗说:“天使就在石头里,我只是去除了多余的部分。”
当然也有部分没听懂的,比如今天第一次听到了“心理效价”这个词,分积极效价和消极效价,大概也就是说我们要多说人们听了会开心的词。
减法是一种智慧,有时候改变复杂系统,不是加法,恰恰是减法。也是一种逆向思维的模式,比如自己一直做不到的坚持运动,今天也做了减法,只做其中一个,不要想一堆(想锻炼超多地方,想跑步,想……)。
接下来请坚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