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儿子在读法布尔的《昆虫记》时,突然像发现新大陆一样,冲我连声呼唤:“妈妈!快看!法布尔说萤火虫的光不能照亮书本上的字!”
我接过儿子手上的书,认真地阅读了《萤火虫的习性》这一章,法布尔说,萤火虫的光是很微弱的,能让人发现,但不能照亮身边的东西。就算是把一群萤火虫放在一起,也只能照亮一个字母,甚至不能照亮一个完整的、并不长的词。
“这本书和‘车胤囊萤’的故事有一个是错的,只是不知道他们谁错了。”竟然找到了书中的破绽,儿子很得意。
“也许中国的萤火虫和外国的萤火虫不一样吧!”儿子又歪着脑袋若有所思。
“抓几只萤火虫回来试试不就知道了吗?”我说。
读那本书的时候正是初夏,说干就干,儿子带了一个透明的玻璃瓶,在河堤上忙活了几天,一只都没有抓到。慢慢的,这事就被他忘了。
有一天,我又在《读者》上面看到,清朝的康熙皇帝也曾怀疑过“车胤囊萤”的故事。他让人抓了几百只萤火虫盛在一个薄纱织成的大囊中,夜晚用来照书,结果他发现,“囊萤”不可能“照书”,根本无法辨别笔画。
儿子下半年开学的时候,谢先生回家了,陪着我们一起跑步,一道道蓝色的光总是在我们面前飞来飞去,儿子兴奋地指着那些移动的蓝光,说:“快看!萤火虫!我今天可以做实验了!”
于是,儿子绑架了谢先生,父子俩在河堤上的草丛里开始忽上忽下地抓萤火虫,我找了一个空的矿泉水瓶子,负责收集。
父子俩窜上窜下,忙得满头大汗,散步的人群已经逐渐地没有了,远处的霓虹灯还在不停地闪烁,但身边的喧嚣已经不知不觉地不见了,和风轻柔地摇摆着我的头发,草丛里的蝈蝈此起彼伏地叫着,让我的心里瘆得慌,我想回家了。
看着瓶子里稀稀拉拉的一些萤火虫,儿子很不甘心,不肯回家,又和他老爸在草丛里忙活了一会儿,一直到路上没有行人了,周围的寂静也让他开始觉得不安了,他才心有不甘地和我们一起回了家。
回到家里,他迫不及待地关门、关窗,拉上窗帘,把所有的萤火虫用一个小小的、薄薄的透明的塑料袋包起来。黑暗中,儿子把那团蓝色的光放在一本书上,但我们看到的也就是微微发白的纸,也许是心理作用吧,因为我知道那是纸。至于字,根本就看不到。
儿子又把那些萤火虫拔过来拔过去数了一次,一共127只,“可能是太少了吧。”儿子嘀咕着。
“车胤上半夜抓萤火虫,下半夜看书,白天帮地主家放牛的时候就趴在牛背上打瞌睡。”谢先生的思维总是快人一步。
“我今天是用塑料袋装的,比车胤的薄纱更透光,那车胤得抓多少只萤火虫才能照亮书上的字?车胤肯定是近视眼!”儿子又有所发现了。
“也许,在车胤的那个时候,萤火虫很多,很容易抓,也许,那时候的萤火虫比现在的萤火虫更亮,时间已经过了那么久,萤火虫的身体结构也有可能发生了细微的变化。这个故事主要是为了告诉我们要勤学苦读,不要浪费了大好的青春。”谢先生慢慢的说。
“现在的萤火虫不能照书夜读,这是我发现的!”儿子为他的“发现”欣喜若狂……
“亲自发现”的东西竟然会这样快乐?这样有成就感?看来,一味地要他阅读,也是一种变相的闭门造车。
这篇文章写于2020年11月9日。
本文由“文字之光社区”助力。
【文字之光】是已立项注册,自2020年元旦始启用。
【文字之光】是由文字之光社区居民秉持“为好文找读者、为读者找好文”的价值理念而设立的专题,专题目前不接受投稿。
广大优秀作者可以投稿到它的优选专题【金色梧桐】中,编委会从中选出优质文收录到【文字之光】,并从中精选出最优质文加以推广。
我们期待你的优雅亮相!你若能甩出掷地有声、灵动有趣的文字,我们定会用足够的真诚与你的文字共舞,让优质的文字发出耀眼的光芒。
我们都是见证官:见证优秀 共同成长
找到我们有两种方式:
01 在微信群中搜索文字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