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正在看一本书,是一本政治类型的小说。书中讲了很多我能理解,不能理解的东西,简单的说,以我的学识,只能去读一读。本想说仰望的,但觉得我自认为也是一个高尚人格的个体,便就简单的概括为读一读正好。
回归主题,今天我看到了书中里面的一个标题,就是“实事求是”。这是一个响彻大江南北的口号了,见过读过更是不下千万遍了。到直到今天,我才算对这组“实事求是”有了一个比较深刻的认识。什么是“实事求是”?通俗的说法就是根据事物原本的规律对其进行判断。或许不是很规范,但依我曾经的理解就是这么一回事的。而今天我看了书中的辩证以后,重新对这一组词汇做了深深的思考。
我认为:实事求是就是用我们具备的条件去实现个人或者物质的进化。那什么是我们具备的条件呢?于财务上说就是我们有多少钱,于个人而言就是你有多大年龄,能力。这个条件是硬性的,不存在可能或者百分比的情况,然后居于这个条件的基础上,再去添加上我们可能、也许的词汇的条件。而且这个条件是具有唯一性的,对我而言与对你而言不等同,我们只讲对于我们所能起到作用和帮助的。然后才去“求”,“求”就是以我们的条件去获取,而这个获取也不存在你与我,而且基于条件的基础,这个基础是我们所有的,而到了“求”的过程就脱离了“我”的个体,只讲条件。所以说:实事求是就是以条件去获取的过程。不能是结果,因为不管是条件还是“我”的个体,都是在变动的过程,只要存在变动就不存在结果,而变动是不变的。而且“求”本身就是在追逐的过程中的,不是结论。
“实事求是”就是奋斗,我们可以参考别人的条件、经验、教训,但不能与别人等同,因为这是基与别人的文化,环境背景下的产物,我们不可能与人家一样,这个世界不会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也不存在两个一样的奋斗的。“实事求是”需要我们只做对的,这个对的包括别人的某些特征、也包括了教条主义、还有我们个人的主观意识。我们只要对,排除观念传统,因为观念传统是构建我们生存环境的,不是我们人力所能决定的,这是验证我们能否活着的依据,所以是不需要我们去秉持过考虑的,我能只需要用我们的条件,在这个环境里最大限度的的活着,便就是“实事求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