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得清闲的一个周日下午,一个人带着一本书,在寒冬到来之前,逛了3个公园。正好这本11万字的小说分成了3个部分,于是我就在每个公园挑选一个长椅坐下来去读一个篇章。整个下午,徒步走了6、7公里,又读完了这本小说,收获满满。
《我的帝王生涯》是我读过的第二篇苏童的小说,第一篇是《妻妾成群》。
《我的帝王生涯》通篇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讲述的是一个名叫端白的懵懂无知的王子,在老太后权力欲望的操纵下成了燮国的傀儡国王,虽对臣民拥有生杀大权,却时时生活在恐惧和焦虑中,他是他的祖母和母亲利用的政治工具,他想反抗却无能为力。一个不该作皇帝的人,一个没有做皇帝的野心,也没有能力做好皇帝的人当了皇上,后来,他在兄长回师夺位后被贬为庶民,流落民间,在流亡期间,他迷上了杂耍班子的走索,然后惊奇的发现自己在走索方面的天赋,成了震惊时代的“走索王”,在率领戏班子回京城表演的的途中,遭遇战乱,他曾经的帝国和他所有的亲人都死于非命,最终归隐山林。
第一篇章,主要写年幼的王莫名其妙登基称帝以及他在宫廷中帝王生活的开端。读这一篇章的时候,莫名会让我想起郭敬明的成名之作《幻城》,那本小说差不多读完也已经十年,我却依稀能记得里面有一些关于“王”的描写,其实两本小说风格内容完全不一样,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想到于此。
除此之外,苏童在《我的帝王生涯》中虚构了一个燮国,以及它的领土、都城、宫殿,甚至是陵墓。纵然我去过那么多的古都,了解各个朝代的大体情况,却依然无法把小说中的内容和现实历史联系在一起。少年为王和老太后,让我想起康熙,却发现文中的端白和康熙大帝相差甚远;提及锦衣卫,以为是明朝,但仔细阅读却发现根本不是;宫殿描写的像是清明两代的紫禁城,仔细读起来又感觉是唐长安城。而小说中出现的每一个地名,我都极力去搜索记忆想去寻找现实中与其相匹配的那座城市,每次几乎都无功而返。
这或许就是小说的魅力,也是苏童所有积淀的合力体现。若没有深厚的历史知识积累,绝对无法写成这样的故事。
第二篇章,将男女感情引入故事,少年燮王也终究难过美人关,而每一个后宫都有着深不见底的怨恨。这部分的文字描写像极了如今很火爆的后宫宫廷剧,但是你要知道,这本小说写于上世纪90年代,那个时候根本没有这么多的后宫剧和穿越剧,《步步惊心》可刚火了没几年,所以不得不承认这本小说的前瞻性。
说起感情戏,自然而然要想起家喻户晓的《还珠格格》,琼瑶的故事和苏童的描写相比,风格差异很大。故事中的人物并没有那么多,也远没有那么浪漫,苏童的文字很直接也很现实,读取来甚至会让人觉得阴郁。而就是这样的文字,才能突出故事所要表达的主旨,或许也没有什么主旨。
王,并不是谁都能做的。深宫之中,万人之上,你没有做选择的权利。王,并不是想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也并不是想得到什么就能拥有什么。王,也有他的无可奈何,却无人能理解。或许,只有真的享受过帝王生活,才能领悟这些吧。
现实中,常常会对老板或领导的一些想法和做法不能认同,甚至有很大的抵触情绪。是不是因为自己没在那个位子才无法理解并释怀呢?老板和领导想必也有他的难处和无奈,这就又回到老话题上,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问题,谁也无法完全充分了解其他人的问题。设身处地也是一个假像的成语,这亘古不变的问题基本无解。
第三篇章,燮王被贬为庶民,一波三折后,他终于开始了新生活。他本身就并不适合称王,而其它方面的天赋则与身俱来。想一想,我们有多少人在做着自己并不喜欢也并不适合自己的工作?帝王没有选择的权利,这是命。那我们呢?我们的“生涯”真的也要在这样的状态下度过?
突然发现,这一年貌似是最近几年里我读书最少的一年。忙碌烦躁的生活,各种各样的工作压力,已经强占了本身就不多的空闲时间,再加上网络和社交消耗的精力,读书时间已经被挤压得所剩无几。而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真的遗忘甚至丢失了很多更重要的东西,不是么?
帝王,常常做着自己并不喜欢也不适合自己的事情;
帝王,别人无法理解你的高尚,同时你也无法理解他人的鄙夷;
帝王,耗费了大量时间为别人,而丢失了自己。
你的“帝王生涯”也该结束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