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日课16

《中庸》日课16

在两天前《中庸》日课中,我们讲了舜的大智慧具体做法三“隐恶而扬善”和做法四“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儒家强调“义”,什么叫“义”?孟子说“义者,宜也”,“宜”就是适宜、适合,就是适中。什么叫“义”,就是处理问题,要适中、适宜、恰当,不过分。儒家思想的核心就仁义二字,“仁”就是爱,“仁者爱人”也就是善,不管处理什么问题,都要以爱人、以善作为出发点,这才是诚意、正心。“仁”是出发点,“义”是具体的方法。本着“仁者爱人”为处理问题的出发点,然后追求处理问题的方法要适宜、适中。

子思在这里给我们讲的是方法论,他提出一位伟大的历史人物-舜,以舜为榜样。舜是怎么做的?怎么选对适中的方法的?首先,广泛的征求意见,对这些意见进行分析,找到两个极端的意见是什么,然后选择这两者之间的那个意见,这就是你应该做的。“舜其大知也与”,体现的是舜的大智慧,这是一种儒家追求的为人处世的方法,这才是中庸之道。

摘自:《中庸别讲》

作者:  杨军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第二章,中庸之道的俗世之用 1 孔子喟叹中道不行,还从两个维度揭示了中道不行的根源: “知(智)者过之,愚者不...
    文中道阅读 765评论 0 1
  • 《中庸》日课49 儒家提倡的静坐反思,也就是反思在日常生活的每件事上,是不是落实了儒家的精神。我今天跟大家办这个事...
    琴昕阅读 915评论 1 7
  • (收录于《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卷二)) 《诚明》篇 天人合一之说,中国古人虽未明白畅言之,然可谓在古人心中,早已...
    溪山心隐阅读 2,603评论 0 1
  • 我是黑夜里大雨纷飞的人啊 1 “又到一年六月,有人笑有人哭,有人欢乐有人忧愁,有人惊喜有人失落,有的觉得收获满满有...
    陌忘宇阅读 8,629评论 28 53
  • 信任包括信任自己和信任他人 很多时候,很多事情,失败、遗憾、错过,源于不自信,不信任他人 觉得自己做不成,别人做不...
    吴氵晃阅读 6,242评论 4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