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照1分钟、美颜1小时的需求
当带着玩味的视角看待生活时,你会发现一些很有意思的现象,例如:拍照1分钟、美颜1小时。也因为人类重视颜值的需要、被关注的需求,衍生了诸多美图APP、柔光美颜自拍的周边,大大激活了整个市场。还有,去到餐馆,哎,氛围不错,拍一个。菜式上镜,再拍一个。等等,别忙吃,我先发朋友圈。然后,边吃边等着圈里一个个赞的冒出,至于刚刚拍的美食是什么滋味,一口进了嘴巴、吞了进肚,只顾即时回复信息,也忘了品味是什么滋味。和朋友的这个见面,看似同台一桌,却是各自在自己的手机世界里,并没有什么交集。
见了什么人,看了什么书,听了什么课,做了什么事,第一时间,感受的,不是当时此刻从这个人、这本书、这节课、这件事上,学习到什么、领悟启发到什么。而是,像是“到此一游”的证明自己“来”过。所以的一切,似乎在表达于一个词“证明”。
想象中的自己
把自己放到思想、行为的背后,察觉下,我们这一时刻采取的这个动作的背后是什么动机所趋使的,我们究竟想证明什么。我们想在别人眼里呈现自己的怎样一种形象,剥除掉这种呈现,我们真实的自己,会是怎样的,那个真实的自己,我们愿意去喜欢、去接纳吗。
为什么我们对于这种在别人的呈现乐此不疲?这是人为制造出来的自然感觉,而这个感觉又是基于他人的意见、社会的意见而形成。那么,我们对自己的“认识”,只是想象中的“自己”。我们把真实的自己遮蔽起来,去迎合大众给我的框。我们所有的举动,也因为这个框受到限制。
我被冒犯了、能力感觉受到质疑
举个例子:如果你接到老师的电话,投诉你家的孩子和别人打架,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可能难以接受,自己竟然接到投诉电话,还是关于孩子不好的消息。感觉是不是被质疑了自己教育孩子的能力,是否被认为自己作为家长很不称职,感到挫败、愤怒、难堪。我们甚至没有一丝想法考虑到孩子为何打架的真正原因背后。
在不自觉不自知的情况下。为了让自己的“感受”得到解脱,容易开始指责人。指责孩子怎么就和别人打架了,还被老师投诉。指责学校,这些事学校处理好就行,为什么还找家长。
我们退后一步,可以看到,如果有这样的感受,是因为我们把整个事件看成是对自己能力的质疑,感觉自己受到了人身攻击。这是常人容易陷进的误区——容易将自己的尊严同孩子的行为混杂在一起。像许多父母常说的那句:你要听听话话、规规矩矩的、不要行差踏错的,给我们丢面子。也像,如果很多孩子表现优秀,父母第一时间感觉,脸上倍有光,特有面子。我们把孩子的行为与自己的尊严绑定在了一起,似乎孩子有能力,就证明自己有能力;孩子无能,自己也被认为是无能的。我们没有把孩子与自己独立开来,看到各自的自己需要承担的人生功课、享受的人生体验。
我应该是完美的?
我们希望自己是称职的、优秀的,当感觉被人质疑时,我们觉得自己掉价了,因此,会表现得情绪化,也会因为情绪反过来去控制身边的人。一旦我们想约束孩子,越处于焦躁、挫败、疲乏的状态下,就更可能把管教孩子的事情弄糟。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的这种控制、约束,恰恰来源于我们内在需求的不满足,源于我们内心的冲突。
我们太希望一切有完美的呈现,生活、工作、育儿等等一切如计划般的如意。一旦和想象的不一样,就会起抗拒之心,感受受到威胁。我们给自己制造了很多“应该、必须”,而这些,似乎都只是在满足外界对我们的设定。当我们以为自己可以“控制”所有的事物毫厘不差的发生时,我们把自己想象得无所不能,也在孩子面前塑造着无所不能的形象,这份完美捉取,把我们逼得不愿意承认自己会失败、会犯错。会找借口、理由去证明,以不“损”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
然而,当我们不愿意承认我们的不完美之时,也在“言传身教”的教孩子怎样掩饰自己的不完美。不能笑对自己的犯错,看到错误背后的可能性、创造性、改变性,感受成功的无限可能。害怕失败,不愿尝试,也就没有了可能成功的机会。
放下害怕、担忧、恐惧的“我我我”
如果我们走路掉进一个坑里,我们是咒骂谁挖的坑、咒骂自己的不小心呢,还是接纳掉进坑这个现实,然后想办法爬出来,而不是耗费精力去纠结。在我们探索新事物时候,抱着自嘲的态度谈笑面对,那天空立马就会飘来五个字:啥都不是事。就这样0执着、0恐惧、0纠结,不产生内耗的,就去做当下可以做好的事。
当我们放手害怕、担忧,把自己的情绪清零,我们的能量会变成无穷大。管什么“看起来”怎样、表现如何,直接去做真正要做的。当把要证明自己是对的“我”、把别人怎么看待的“我”、把生气恐慌焦虑的“我我我”放下消失时,简单、纯粹的真正的“我”便出现了。
一旦如此,我们还需要费心在别人面前呈现,“应该怎样”的自己吗?
当你有份觉察时,你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当你就是“是”的时候,你什么都无需证明。
天真 2017/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