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之道》一书由写了巴菲特20多年的罗伯特·哈格斯特朗所著。该书介绍了巴菲特的生平,侧重介绍了其投资哲学并分析了巴菲特一生中的几个重大投资。
巴菲特有多厉害?他的基金连续跑赢大盘几十年,而且跑赢的不是一个两个点,而是几十个点。
而全书通读下来,我发现巴菲特的投资逻辑不仅适用于股市。他的理论就是一个决策树,拿来做职业乃至人生规划也是完全可行的。形形色色的职业路径就好比一支支股票,选得好,回报巨大,我们的晚年会很幸福,选得不好,摊上的可能是一辈子。
1.
前几日,一个正在找工作的小学妹跑来问我说,哎学姐,你看我是去某500强好,还是去某民营互联网企业好?
我问她自己想做什么,她说什么都行,她也不太清楚,都可以试试。
我又问那这两家企业的行业趋势怎么样?她说就那样吧,500强一直是500强,互联网大家不都说是风口吗。但是具体情况就不清楚了。
我再问那你两家公司的风格如何,是否有实习过或者找员工了解过,会不会跟你的性格不合适?她说没有,就面试的时候进了趟公司,人都挺有素质的,看着挺随和,但是没有一起共事过,具体就不清楚了。
她顿了一顿,又说,其实我爸妈还想让我回家考公务员,学姐你怎么看?
学姐不知道。
不知道你是否注意到,“具体不清楚”,就是她对每个问题的回答,更可怕的是,她也没有想过要主动的去了解。
不怪我的小学妹,从小只要好好学习考高分的我们并不习惯做出一个重要的选择,很多时候都只是依赖他人比如父母或者学姐学长的意见。
但正如巴菲特所说,“正确与否并不仅仅因为大家都这么做”。
巴菲特在几十年的投资生涯中都坚守一点——谨慎选股,只买自己懂的股票,不人云亦云
注意,这个原则有两层,一是自己要懂,二是别人的意见并不重要。
巴菲特选择的股票都来自于他了解过的,接触过的行业。
巴菲特投资股票之前,都会对该企业做一个全面的分析与调查。他的分析不仅仅停留在阅读年报,算算利息这种层面,而是从公司、管理层、财务、市场四大维度入手,全面深入地了解一个企业的经营状况以及未来走势。
在做了如此多的工作之后,一个人要想不了解这个企业都难。掌握了大量信息的巴菲特也得以在此基础上测算出目标公司的实际价值,并作出最终决策。
而这个决策,并不会因为他人的非议而更改。
巴菲特曾在1990年投资近3亿美元购买500万股富国银行的股票。当时很多人对此并不看好,因为富国银行大部分的资金投资于加州的地产业务,而在当时加州房地产衰退严重。有些基金公司公开发言表示富国银行就是一只死鸭子,言下之意巴菲特做了一个无比错误的决定。
然而巴菲特的决定却是建立在严谨的数据推演上的。由于过去曾经投资过信托公司,巴菲特非常熟悉银行业务。他当然知道房地产会是一个问题,但经过严谨的推算,他发现富国银行仍然具有巨大的盈利潜能,尽管有可能在短期内因房地产而有所损失,但破产的可能很小。
在众人的嘘声中,巴菲特相信自己的判断,他以57.88元/股的价格购入,91年收盘时股价从年初的98元/股跌到了58元/股,然而巴菲特是对的,两年后,股票便回升至137元,为巴菲特带来了巨额收入。
巴菲特能不随大流,作出自己独立的判断,与事前详细的调查,力求掌握全面信息是互为因果。选择一只股票如此,在选择人生中第一份乃至第二份第三份工作的时候不更应如是吗?
下一次在询问他人前,是否应该先反思自己,已经尽力了解过行业趋势、公司情况、上司风格、工作具体内容等等了吗?相信在了解了以上之后,不需要询问他人,这份工作适不适合自己心中也有答案了。
2.
相信无论职场小白或大神,都或多或少考虑过提升自己的职业技能,比如学做个Excel表,精通精通英语,考个会计证什么的。
但是可以加分的技能很多,很容易就会陷入,这个想学,那个也想学,这个技能很有必要,那个技能也很不错,刚报了个PPT班,转眼又报了个写作群的局面。
如果把时间比喻作鸡蛋,这种行为其实就是“把鸡蛋放到不同的篮子里”。经济学课讲了,这样风险最低。乍看确实如此,我什么技能都会一点,遇到什么boss都能打。不很牛逼吗?
可是经济学没有告诉你,这样回报也很低。
鸡蛋要不要放在不同的篮子里,巴菲特早在股市中给出了他的答案。
彼时(实际上直到今日),华尔街股票基金经理最常见的做法,就是把投资人的钱投到种类繁多的股票上,大规模买进卖出。与此相反,巴菲特的做法则是集中投资数量有限的股票。
如此激进的做法,当时也只有巴菲特和其他几个超级投资经理人(如查理芒格)才敢采用。而事实证明,数量有限、高利润率的股票,不仅能降低风险,还能提供远高于市场的回报。
本书作者曾做过一个拥有3000个集中投资组合的统计实验。实验结果表明,3000个拥有15支股票的组合中,有808个跑赢大盘(平均水平),最高回报率可达26.6%,而3000个拥有250支股票的组合中,只有63个跑赢大盘,最高回报率为16%。
显而易见,拥有种类更少的股票组合,跑赢大盘的机会更高,且可达到最高的回报率。
当然,在3000个拥有15支股票的组合中也有表现不佳的组合,回报率最低低至6.7%,是所有组合中最低的。
但是我们不能忘记,这个实验是随机的,也就是说,所有这些股票组合全都是系统随机分配,而在现实生活中,这个任务是有人类判断在内的。而这个判断正确与否,与第一点所说的是否对投资对象有详细了解有很大关系。
从这个角度来说,倡导“把鸡蛋放到不同篮子”的基金经理人其实并没有比电脑多做多少工作。
而基于明智的判断,选出少量利润率高的股票,则是巴菲特的做法。
那么回到我们关于技能的话题,在众多的技能中,选择一两个最能加分的去掌握,去实践到工作中,是不是比报了一堆班却最后什么都没能学下来,来得更有意义?
3.
如果说报个网课是个小问题,那么跳槽则是对职业生涯有非常直截了当影响的大决定。跳不跳?相信很多人都有过纠结。
曾经我实习的公司来了一位新副总,履历乍一看相当厉害,年纪不大,看上去四十岁,但却做过可口可乐、IBM等等十几家企业总经理级别以上的职位,不过很快就发现,他的工作能力似乎并不很强,唯一觉得他厉害的时候也就只有听他自我介绍那会儿。还不到两个月,他就又辞职跳槽到不知道什么公司去了。
可以倒推,他那些500强的名头,可能只是在频繁跳槽中得来的,短短的工作时间,自然也不会有什么经历积淀,更不会有能力提升了。
这是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更常见的情况则是,很多人在干了两三年之后,面临着要不要跳槽到其他公司,甚至转行从新开始的抉择。
巴菲特会不会两三年换一次手头的股票组合呢?答案是不会。
巴菲特投资风格中很突出的一点就是长期持有,这也是他买下那些不被人看好的股票,却还能够每每盈利的重要原因之一。
炒股的人都知道,股价时刻在波动。我妈炒股那会儿,天天盯着电脑屏幕,某支股票稍有跌幅便情绪大落,急不可耐地将其卖出,即使这支股票之前表现良好。
心理学上对此有个说法,“非对称损失厌恶”,用来形容人们对损失比对收益更为敏感,损失两块钱的可能带来的痛苦远比突然获得两块钱的快乐来得深。
但是巴菲特避开了损失厌恶,他从来不关注每日的股价变化,更关注公司的运营结果。他明白股价的短期波动是不可控的,有着太多人为因素。只有在时间拉长的情况下,股价才能真正反映企业的价值,一家健康运营的企业价值是在攀升的,所以长期股价一定会上涨,这才是他盈利的法宝。
那么说回到跳槽这件事情上,其实跳槽本身并不是很重要,有时候确实遇上坑爹老板了也没办法。关键的问题是你之前的经历和技能是否在新工作中还能继续得到延续和提升?如果是,那么可以说你的职业价值是在往上走的。
但是如果你都已经干了七年程序员,突然说要去做房地产销售,那么有可能你这前几年互联网经验是被损失了的。在股市中,四年的复利差别可以是几十万。而在职场中,可能你的老同事已经做到了总经理拿着百万年薪,你还在房地产里做着小职员月光族。
但是话又说回来,如果你真的不爱干程序员,那就应该及早跳槽,找到自己热爱的事业并长期做下气。相比起人生前几年的复利,人生后几十年的复利更加宝贵。
最后送给大家巴菲特的一句话,
我拥有我想要的生活,我热爱每一天。我的意思是,我每天都跳着踢踏舞去上班,与那些我喜欢的人一起工作,这世界上没有比这更有乐趣,很幸运我在这里。
祝大家都能找到自己的那支长期股。